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小明同学想探究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如图20示,他以一支弹簧玩具手枪...

小明同学想探究影响铅球掷得远近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如图20示,他以一支弹簧玩具手枪为实验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

6ec8aac122bd4f6e

(1)玩具手枪的内部被压缩弹簧伸长时,可以将子弹射出,此时弹簧的      能转化成子弹的动能。

(2)手枪固定在某一高度,用同一颗子弹从枪口射出,以下是五次实验数据记录:

6ec8aac122bd4f6e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推测,小明探究的问题是:在相同条件下,子弹的射程可能和

             有关。

(3)分析数据,进一步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在        度(请填写具体数值)左右时,子弹射程最远。小明由此推想:相同条件下,铅球以这一角度掷出,掷得最远。

(4)小红同学认为,以上“探究子弹射程与水平夹角θ”实验方案还能再完善,可以进一步获得更准确的结论。你认为小明的方案还能做的改进是:                

 

(1)弹性势(2)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θ  (3) 45   (4) 弹簧被压缩相同长度,保持球射出枪口的速度相同(其他合理答案亦可) 【解析】(1)弹簧在恢复形变的过程中要把自身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其他物体的动能. (2)由表格数据可知,改变枪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子弹落点到枪口的距离不同. (3)由表格数据可知:射出的最远距离是10.9m,此时夹角为45° (4)要想完善方案必须严格控制变量,让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即保持弹簧被压缩相同长度,让子弹开始的速度相,即保持球射出枪口的速度相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辆总重为G(N)的小轿车,沿ABCD路线从A处到达D处,CD段与AB段高度差为h(m),如图19-甲所示.在整个过程中,汽车以恒定速度v(m/s)运动,在t=0时经过A处,t1时经过B处,t2时经过C处,汽车牵引力的功率P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简化为图19-乙所示(G、h、v、P1、P2、t1和t2均为已知量)。试回答以下问题:

6ec8aac122bd4f6e

①汽车在AB段和BC段运动时,比较牵引力的大小:FAB       FBC(选填:>、<或=);②汽车沿斜坡BC段运动时,牵引力所做的功为       (请用已知量表示)。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中采用的器材有:斜面、金属球、木块、刻度尺等。

6ec8aac122bd4f6e

(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金属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金属球动能的大小。要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动能跟质量的关系,就要改变物体的质量,同时控制速度不变。具体办法是:换用           ,并让它们从            沿斜面静止滑下。

(2)某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它将不同质量的小球从斜面上由静止自由滑下,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钢球的质量m/g

0.1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木块滑行距离S/m

0.12

0.10

0.12

0.12

0.11

0.13

0.12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该同学得出“物体的动能大小与质量无关”,你认为实验结论与物理事实是否相符?       (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你认为出现此实验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3)质量和速度对物体动能的影响谁较大呢?某兴趣小组进一步借助速度传感器和其他仪器得出了以下两组数据: 

表一(钢球撞击时速度为v=8cm/s)

 

表二(钢球质量为m:100g

序号

钢球质量m/g

木块滑行距离S/cm

 

序号

钢球撞击速度v/cm.s-1

木块滑行距离S/cm

1

100

10

 

1

8

10

2

200

20

 

2

16

40

3

300

30

 

3

24

90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确定       对物体的动能影响较大,判断依据是         

 

查看答案

在升国旗时,小红感到向下拉绳子所用的力,要此直接提起国旗所用的力大很多。她想到,升国旗采用的定滑轮机械效率是不是很低呢?她用了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测出了定滑轮的机械效率。小红的实验步骤如下,请你把步骤填写完整: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国旗受到的重力G;

②用弹簧测力计         向下匀速拉动绳子,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

③定滑轮的机械效率表达式η=             

 

查看答案

(1)如图甲,密度均匀的直杆AB,自重为G1,AB的一部分伸出桌外。当B端挂物重为G2的物体时,杆刚刚开始翘起(O为直杆刚翘起时,杆与桌面边缘的接触点)。若G2对绳子产生的拉力为动力,则请画出杆AB所受阻力F的力臂l2

6ec8aac122bd4f6e

(2)小明同学测定了一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得到以下数据:

次数

钓码质量

(g)

钩码上升

h(m)

弹簧秤

示数(N)

弹簧秤拉动

的距离(m)

1

100

0.15

0.5

0.45

2

200

0.30

0.9

0.90

根据小明实验数据,请在图17-乙的空白虚线框内画出使用滑轮个数最少的方案。

 

查看答案

如图示,某小组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器材: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O为杠杆的支点。

6ec8aac122bd4f6e

①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响,还可以方便地测量或读出      。调节时,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如何操作:                          

②某实验小组记录两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2

20

1

10

2

1

8

2

4

根据分析,这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选填:“1”或“2”)的一组肯定有错误。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动力臂的实际值比记录值      (选填:大或小)。

③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在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6ec8aac122bd4f6e

④若某次实验采取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     (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⑤如图所示,实验小组选用长1.6m、粗细均匀的一只金属杆,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同时将一个“拉力——位移传感器”竖直作用在杆上,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F与作用点到O点距离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金属杆重       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