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液体压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有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 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大气压;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 小明再做如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 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丙和丁所示.他发现图丁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丁的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_______(可靠的/不可靠的).
②要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 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 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______,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______(平衡力/非平衡力/不受力)的作用.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前,先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发现左端下降,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杠杆在______位置平衡。(图中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
(2) 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一般要做三次实验,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支点两侧的钩码下方分别再挂一个等重的钩码后,杠杆________ (能/不能)保持平衡。
按下列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画出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G和物体对斜面压力F的示意图.
(2)重10 N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静止不动,请在图乙中作出物体所受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丙所示,画出使杠杆AB在图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长方体物块A、B的高和底面积如图甲所示.把它们放在水中时,物块A处于漂浮,物块B处于悬浮,如图乙所示,则在图乙中,A、B两物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__.按图甲把A、B两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较大的是______.
小明要估测自己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他测出自己的质量是50 kg,测量鞋底的支撑面积时,他在方格纸上描下自己一只鞋底接触地面那部分的轮廓,如图所示(图中的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6. 25 cm2,测量时,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则小明对地面的压力是_______N,对地面的压强是_______Pa.(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