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物理试题 >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1)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 (2) ...

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一组是:

   (1) 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流

   (2)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 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 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 (1)、(2)      B. (2)、(4)     C. (1)、(3)     D. (3)、(4)

 

 B 【解析】(1)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熔化,熔化要吸热;(2)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液化要放热;(3)雾的消失,是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4)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凝华要放热.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同一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       B.冬天,冰冻的湿衣服晾干——液化

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消失了——汽化   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凝华

 

查看答案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上课时,小明和亮亮“窃窃私语”是指他俩说话时音调低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均无关

 

查看答案

下列数值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让人感觉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     B.人步行时的速度约1.4m/s

C.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约为3×108m/s      D.刘翔跑完110m栏全程用时约8s

 

查看答案

小明到淀粉厂参加社会活动发现,收购员在选购马铃薯时,总是先把一定量的马铃薯洗干净称一称,然后再将这些样品放在水中称一称,两次称量差值越小,他给的收价就越高。这里包含什么道理呢?

小明从互联网上找到一张表格大致反映了马铃薯的相关信息:

马铃薯标号

马铃薯的密度ρ/(g·cm3)

1.08

1.10

1.12

1.14

1.15

所含淀粉的百分率(%)

14.0

18.0

22.5

26.5

29.0

收购价(元/kg)

0.40

0.44

0.50

0.60

0.80

(1)通过对这个表格数据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小明同学选用托盘天平、小刀、刻度尺等器材,测定马铃薯的密度。

①用小刀将马铃薯削成边长为4cm的正方体。

6ec8aac122bd4f6e

②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     处,天平指针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填写字母代号)。

A.向右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B.向右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马铃薯放于左盘,向右盘添加砝码

③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往左盘放入削好的马铃薯;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马铃薯的质量是   g,密度是   g/cm3

(3)选择这张表格中第几号马铃薯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     请说明判断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