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0,﹣...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x轴、y轴分别交于点A和点B(0,﹣1),抛物线经过点B,且与直线l的另一个交点为C(4,n).

(1)求n的值和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D在抛物线上,且点D的横坐标为t(0<t<4).DEy轴交直线l于点E,点F在直线l上,且四边形DFEG为矩形(如图2).若矩形DFEG的周长为p,求pt的函数关系式以及p的最大值;

(3)M是平面内一点,将△AOB绕点M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1O1B1,点A、O、B的对应点分别是点A1、O1、B1.若△A1O1B1的两个顶点恰好落在抛物线上,请直接写出点A1的横坐标.

 

(1)y=x2﹣x﹣1;(2) ;当t=2时,p有最大值;(3)或; 【解析】 (1)把点B的坐标代入直线解析式求出m的值,再把点C的坐标代入直线求解即可得到n的值,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解答; (2)令y=0求出点A的坐标,从而得到OA、OB的长度,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B的长,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BO=∠DEF,再解直角三角形用DE表示出EF、DF,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表示出p,利用直线和抛物线的解析式表示DE的长,整理即可得到P与t的关系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解答; (3)根据逆时针旋转角为90°可得A1O1∥y轴时,B1O1∥x轴,然后分①点O1、B1在抛物线上时,表示出两点的横坐标,再根据纵坐标相同列出方程求解即可;②点A1、B1在抛物线上时,表示出点B1的横坐标,再根据两点的纵坐标相差A1O1的长度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1)∵直线l:y=x+m经过点B(0,﹣1), ∴m=﹣1, ∴直线l的解析式为y=x﹣1, ∵直线l:y=x﹣1经过点C(4,n), ∴n=×4﹣1=2, ∵抛物线y=x2+bx+c经过点C(4,2)和点B(0,﹣1), ∴, 解得,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x﹣1; (2)令y=0,则x﹣1=0, 解得x=, ∴点A的坐标为(,0), ∴OA=, 在Rt△OAB中,OB=1, ∴AB=, ∵DE∥y轴, ∴∠ABO=∠DEF, 在矩形DFEG中,EF=DE•cos∠DEF=DE•, DF=DE•sin∠DEF=DE•, ∴p=2(DF+EF)=2(, ∵点D的横坐标为t(0<t<4), ∴D(t,t2﹣t﹣1),E(t,t﹣1), ∴DE=(t﹣1)﹣(t2﹣t﹣1)=﹣t2+2t, ∴p=×(﹣t2+2t)=﹣t2+t, ∵p=﹣(t﹣2)2+,且﹣<0, ∴当t=2时,p有最大值; (3)∵△AOB绕点M沿逆时针方向旋转90°, ∴A1O1∥y轴时,B1O1∥x轴,设点A1的横坐标为x, ①如图1,点O1、B1在抛物线上时,点O1的横坐标为x,点B1的横坐标为x+1, ∴x2﹣x﹣1=(x+1)2﹣(x+1)﹣1, 解得x=, ②如图2,点A1、B1在抛物线上时,点B1的横坐标为x+1,点A1的纵坐标比点B1的纵坐标大, ∴x2﹣x﹣1=(x+1)2﹣(x+1)﹣1+, 解得x=﹣, 综上所述,点A1的横坐标为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已知△ABC中,∠ACB=90°,AC=8,cosADAB边的中点,EAC边上一点,联结DE,过点DDFDEBC边于点F,联结EF

(1)如图1,当DEAC时,求EF的长;

(2)如图2,当点EAC边上移动时,∠DFE的正切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说出变化情况;如果保持不变,请求出∠DFE的正切值;

(3)如图3,联结CDEF于点Q,当△CQF是等腰三角形时,请直接写出BF的长.

 

查看答案

已知AB是⊙O的直径,弦CDABH,过CD延长线上一点E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F,切点为G,连接AGCDK

(1)如图1,求证:KEGE

(2)如图2,连接CABG,若∠FGBACH,求证:CAFE

(3)如图3,在(2)的条件下,连接CGAB于点N,若sinEAK,求CN的长.

 

查看答案

如图,在△ABC中,AB=BC,以AB为直径的⊙OBC于点D,交AC于点F,过点CCE∥AB,与过点A的切线相交于点E,连接AD.

(1)求证:AD=AE;

(2)若AB=6,AC=4,求AE的长.

 

查看答案

一次生活常识竞赛一共有25道题,答对一题得4分,不答得0分,答错一题扣2分,小明有2题没答,竞赛成绩要超过74分,则小明至多答错多少道题.

 

查看答案

王老师将本班的校园安全知识竞赛成绩(成绩用s表示,满分为100分)分为5组,第1组:50≤x<60,第2组:60≤x<70,…,第5组:90≤x<100.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不完整).

(1)请补全频率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2)王老师从第1组和第5组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两名学生进行谈话,求第1组至少有一名学生被抽到的概率;

(3)设从第1组和第5组中随机抽到的两名学生的成绩分别为m、n,求事件“|m﹣n|≤10”的概率.

分组编号

成绩

频数

频率

1

50≤s<60

 

0.04

2

60≤s<70

8

0.16

3

70≤s<80

 

0.4

4

80≤s<90

17

0.34

5

90≤s≤100

3

0.06

合计

 

 

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