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B=AD,∠BAD=120°,∠B=∠ADC=90°,EF分别是 BC,CD上的点,且∠EAF=60°,探究图中线段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小王同学探究此问题的方法是延长FD到点G,使DG=BE,连结AG,先证明△ABE≌△ADG,再证明△AEF≌△AGF,可得出结论,他的结论应是 ;
探索延伸:
(2)如图2,若在四边形ABCD中,AB=AD,∠B+∠D=180°,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BAD,上述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如图,在△ABC 中,∠ACB=90°,AC=BC,AE 是 BC 边的中线,过点C 作 CF⊥AE,垂足为点 F,过点 B 作 BD⊥BC 交 CF 的延长线于点 D.
(1)试证明:AE=CD;
(2)若 AC=12cm,求线段 BD 的长度.
如图,BM、CN是△ABC的高,点P在线段BM上,点Q在线段CN的延长线上,且BP=AC,CQ=AB.
(1)猜想AQ与AP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判断AQ与AP有何特殊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如图,在△ABC中,AB=AC, AD是∠BAC的平分线,AD⊥BC, CE⊥AB.CE交AD于点F,AE=CE.
(1)你能说明△AEF与△CEB全等吗?
(2)若AF=12cm,求CD的长.
如图,有一座锥形小山,要测量锥形小山两端A、B的距离,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点D,使CD=CA,连接BC并延长到点E,使CE=CB,连接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你能说说其中的道理吗?
已知∠α,∠β和线段c,求作△ABC,使∠A= ∠α,∠B=∠β,AB=c.(不写作法,保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