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1)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敬老爱亲”社会活动,并根据学生做家务的时间来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老师调查了全班50名学生在这次活动中做家务的时间,并将统计的时间(单位:小时)分成5组:A:0.5≤x<1,B:1≤x<1.5,C:1.5≤x<2,D:2≤x<2.5,E:2.5≤x<3,制作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
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次活动中学生做家务时间的中位数所在的组是____________;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该班的小明同学这一周做家务2小时,他认为自己做家务的时间比班里一半以上的同学多,你认为小明的判断符合实际吗?请用适当的统计知识说明理由.
某校初三一班组织了一次经典诵读比赛,甲、乙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
甲队 | 7 | 8 | 9 | 7 | 10 | 10 | 9 | 10 | 10 | 10 |
乙队 | 10 | 8 | 7 | 9 | 8 | 10 | 10 | 9 | 10 | 9 |
(1)写出甲队成绩的中位数和乙队成绩的众数;
(2)计算乙队的平均成绩和方差;
(3)已知甲队成绩的方差是1.4分,则成绩较为整齐的是哪个队?
某市6月上旬前5天的最高气温如下(单位:℃):28,29,31,29,32,对于这组数据,众数是_____,中位数是_____,极差是_____.
若甲组数据1,2,3,4,5的方差是,乙组数据6,7,8,9,10的方差是
,则
____
.(填“
”、“<”或“=”)
在一次信息技术考试中,抽得6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如下:8,6,7,x,10,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8,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
某校九年级(1)班40名同学中,14岁的有1人,15岁的有21人,16岁的有16人,17岁的有2人,则这个班同学年龄的中位数是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