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3ab)2等于( )
A. 4a2b2 B. -4a2b2 C. 12a3b3 D. - 12a3b3
巴广高速路的设计者准备在西华山再设计修建一个隧道,以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其主要依据是( )
A. 垂线段最短 B.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如图1,抛物线y=ax2+(a+2)x+2(a≠0)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B,在x轴上有一动点P(m,0)(0<m<4),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AB于点N,交抛物线于点M.
(1)求a的值;
(2)若PN:MN=1:3,求m的值;
(3)如图2,在(2)的条件下,设动点P对应的位置是P1,将线段OP1绕点O逆时针旋转得到OP2,旋转角为α(0°<α<90°),连接AP2、BP2,求AP2+ BP2的最小值.
如图,四边形OABC的顶点A、C分别在x、y轴的正半抽上,点D是OA上的一点,OC=OD=4,OA=6,点B的坐标为(4,4).动点E从点C出发,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线段CD向点D运动,过点E作BC的垂线EF交线段BC于点F,以线段EF为斜边向右作等腰直角△EFG.设点E的运动时间为t秒(0≤t≤4).
(1)点G的坐标为( ,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2)连接OE、BG,当t为何值时,以O、C、E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FG相似?
(3)设点E从点C出发时,点E、F、G都与点C重合,点E在运动过程中,当△ABG 的面积为时,求点E运动的时间t的值,并直接写出点G从出发到此时所经过的路径长 (即线段AG的长).
如图,在等腰△ABC中,AB=BC,以AB为直径的⊙O与AC相交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B延长线于点E,垂足为点F.
(1)证明:DE是⊙O的切线;
(2)若BE=4,∠E=30°,求由、线段BE和线段DE所围成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
(3)若⊙O的半径r=5,sinA=,求线段EF的长.
甲、乙两台智能机器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笔直的路线行走了450cm.甲比乙先出发,并且匀速走完全程,乙出发一段时间后速度提高为原来的2倍.设甲行走的时间为x(s),甲、乙行走的路程分别为y1(cm)、y2(cm),y1、y2与x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乙比甲晚出发 s,乙提速前的速度是每秒 cm,m= ,n= ;
(2)当x为何值时,乙追上了甲?
(3)在乙提速后到甲、乙都停止的这段时间内,当甲、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20cm时,求x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