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ABCD中,点C(3,8),E、F为AB、CD边上的中点,如图1,点A在原点处,点B在y轴正半轴上,点C在第一象限,若点A从原点出发,沿x轴向右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点B随之沿y轴下滑,并带动矩形ABCD在平面内滑动,如图2,设运动时间表示为t秒,当点B到达原点时停止运动.
(1)当t=0时,点F的坐标为 ;
(2)当t=4时,求OE的长及点B下滑的距离;
(3)求运动过程中,点F到点O的最大距离;
(4)当以点F为圆心,FA为半径的圆与坐标轴相切时,求t的值.
如图,直线l的解析式y=kx+3(k<0)与y轴交于A点,
与x轴交于点B.点C的坐标为(4,2).
(1)点A的坐标为 ;
(2)若将△AOB沿直线l折叠,能否使点O与点C重合,若能求此时直线l的解析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3)若点C在直线l的下方,求k的取值范围.
阅读以下证明过程:
已知:在△ABC中,∠C≠90°,设AB=c,AC=b,BC=a.求证:a2+b2≠c2.
证明:假设a2+b2=c2,则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知∠C=90°,这与已知中的∠C≠9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a2+b2≠c2.
请用类似的方法证明以下问题: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1)x+2m-3=0 有两个实根x1和x2.
求证:x1≠x2.
某校要求200名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每人必须完成3~6份报告,调查结束后随机抽查了20名学生每人完成报告的份数,并分为四类,A:3份;B:4份;C:5份;D:6份 各类的人数绘制成扇形图(如图1)和尚未完整的条形图(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请将条形统计图2补充完整;
(2)写出这20名学生每天完成报告份数的众数 份和中位数;
(3)在求出20名学生每人完成报告份数的平均数时,小明是这样分析的 第一步:求平均数的公式是=
+
+
+…+
)
第二步:在该问题中,n=4 =3,
=4,
=5
=6
第三步=
(3+4+5+6)=4.5(份)
小明的分析对不对?如果对,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对,请求出正确结果;
(4)现从“D类”的学生中随机选出2人进行采访,若“D类”的学生中只有1名 男生,则所选两位同学中有男同学的概率是多少?请用列表法或树状图的方法求解.
如图,在Rt△ABD中,∠ABD=90°,AB=1,sin∠ADB=,点E为AD的中点,线段BA绕点B顺时针旋转到BC(旋转角小于180°),使BC∥AD.连接DC,BE.
(1)则四边形BCDE是________,并证明你的结论;
(2)求线段AB旋转过程中扫过的面积.
如图,作业本上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其中有一部分被墨水污染了.若该题化简的结果为
.
(1)求被墨水污染的部分;
(2)原分式的值能等于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