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正方形ABCD、等腰Rt△BPQ的顶点P在对角线AC上(点P与A、C不重合...

如图,正方形ABCD、等腰RtBPQ的顶点P在对角线AC上(点PA、C不重合),QPBC交于E,QP延长线与AD交于点F,连接CQ.

(1)①求证:AP=CQ;②求证:PA2=AF•AD;

(2)若AP:PC=1:3,求tanCBQ.

 

(1)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2) 【解析】整体分析: (1)①用SAS证明△ABP≌△CBQ;②利用①的结论和△EPC与△EBQ组成的”8”字形证明△APF∽△ABP;(2)结合△ABP≌△CBQ,证∠PCQ=90°,由②可得∠CBQ=∠CPQ,又CQ=AP,根据正切的定义即可求解. (1)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B,∠ABC=90°,∴∠ABP+∠PBC=90°, ∵△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P=BQ,∠PBQ=90°,∴∠PBC+∠CBQ=90° ∴∠ABP=∠CBQ,∴△ABP≌△CBQ,∴AP=CQ; ②∵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DAC=∠BAC=∠ACB=45°, ∵∠PQB=45°,∠CEP=∠QEB,∴∠CBQ=∠CPQ, 由①得△ABP≌△CBQ,∠ABP=∠CBQ ∵∠CPQ=∠APF,∴∠APF=∠ABP,∴△APF∽△ABP, (本题也可以连接PD,证△APF∽△ADP) (2)由①得△ABP≌△CBQ,∴∠BCQ=∠BAC=45°, ∵∠ACB=45°,∴∠PCQ=45°+45°=90° ∴tan∠CPQ=, 由①得AP=CQ, 又AP:PC=1:3,∴tan∠CPQ, 由②得∠CBQ=∠CPQ, ∴tan∠CBQ=tan∠CPQ=.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已知点A(1,a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一点直线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交点为点BDB(3,﹣1),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点D坐标并直接写出y1y2x的取值范围

(3)动点Px,0)x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PA与线段PB之差达到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查看答案

垫球是排球队常规训练的重要项目之一.下列图表中的数据是甲、乙、丙三人每人十次垫球测试的成绩.测试规则为连续接球10个,每垫球到位1个记1分.

          运动员甲测试成绩表

测试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成绩(分)

7

6

8

7

7

5

8

7

8

7

 

(1)写出运动员甲测试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

(2)在他们三人中选择一位垫球成绩优秀且较为稳定的接球能手作为自由人,你认为选谁更合适?为什么?(参考数据:三人成绩的方差分别为S2=0.8、S2=0.4、S2=0.8)

(3)甲、乙、丙三人相互之间进行垫球练习,每个人的球都等可能的传给其他两人,球最先从甲手中传出,第三轮结束时球回到甲手中的概率是多少?(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解答)

 

查看答案

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如图,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m有实数根,则m的最小值为     

 

查看答案

一个多边形,除了一个内角外,其余各角的和为2750°,则这一内角为_____度.

 

查看答案

△ABC三条边长为abc,化简:|a﹣b﹣c|﹣|a+c﹣b|=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