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BAD=120°,△AEF为正三角形,E、F...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BAD=120°,△AEF为正三角形,E、F在菱形的边BC,CD上.

(1)证明:BE=CF.

(2)当点E,F分别在边BC,CD上移动时(△AEF保持为正三角形),请探究四边形AEC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其最大值.

(3)在(2)的情况下,请探究△CEF的面积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这个定值;如果变化,求出其最大值.

 

(1)见解析;(2);(3)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证AB=AC,进而求证△ABC、△ACD为等边三角形,得∠4=60°,AC=AB进而求证△ABE≌△ACF,即可求得BE=CF; (2)根据△ABE≌△ACF可得S△ABE=S△ACF,故根据S四边形AECF=S△AEC+S△ACF=S△AEC+S△ABE=S△ABC即可解题; (3)当正三角形AEF的边AE与BC垂直时,边AE最短.△AEF的面积会随着AE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最短时,正三角形AEF的面积会最小,又根据S△CEF=S四边形AECF-S△AEF,则△CEF的面积就会最大. 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AC, ∵∠1+∠2=60°,∠3+∠2=60°, ∴∠1=∠3, ∵∠BAD=120°, ∴∠ABC=∠ADC=60°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 ∴△ABC、△ACD为等边三角形 ∴∠4=60°,AC=AB, ∴在△ABE和△ACF中, , ∴△ABE≌△ACF.(ASA) ∴BE=CF. (2)【解析】 由(1)得△ABE≌△ACF, 则S△ABE=S△ACF. 故S四边形AECF=S△AEC+S△ACF=S△AEC+S△ABE=S△ABC, 是定值. 作AH⊥BC于H点, 则BH=2, S四边形AECF=S△ABC = = =; (3)【解析】 由“垂线段最短”可知, 当正三角形AEF的边AE与BC垂直时,边AE最短. 故△AEF的面积会随着AE的变化而变化,且当AE最短时, 正三角形AEF的面积会最小, 又S△CEF=S四边形AECF﹣S△AEF,则△CEF的面积就会最大. 由(2)得,S△CEF=S四边形AECF﹣S△AEF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已知△ABC的三边长a,b,c满足a2﹣2ab+b2=ac﹣bc,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如图,城市规划部门计划在城市广场的一块长方形空地上修建乙面积为1500m2的停车场,将停车场四周余下的空地修建成同样宽的通道,已知长方形空地的长为60m,宽为40m.

(1)求通道的宽度;

(2)某公司承揽了修建停车场的工程(不考虑修通道),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实施施工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增加了20%,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求该公司原计划每天修建多少m2

 

查看答案

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A(1,0),B(4,1),C(4,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经过点D,点P是一次函数y=mx+3﹣4m(m≠0)的图象与该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一个公共点;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通过计算说明一次函数y=mx+3﹣4m的图象一定过点C;

(3)对于一次函数y=mx+3﹣4m(m≠0),当y随x的增大而增大时,确定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不必写过程)

 

查看答案

化简:

(1)(a+b)(a﹣b)﹣(a﹣b)2﹣2b(b﹣a)

(2)

 

查看答案

为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情况,小亮在九年级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的期末数学成绩为样本,分为A(100﹣90分)、B(89~80分)、C(79~60分)、D(59~0分)四个等级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解答以下问题:

(1)这次随机抽取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这个学校九年级共有学生1200人,若分数为80分(含80分)以上为优秀,请估计这次九年级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为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有多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