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已知在△ABC中,∠B=90°,AB=8cm,BC=6cm,点P从点A开始...

如图,已知在ABC中,B=90°,AB=8cm,BC=6cm,点P从点A开始沿ABC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ABC的边做逆时针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他们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

e卷通组卷系统 www.zujuan.com

(1)出发2秒后,P,Q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cm?

(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吗?若能,请求出几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3)出发几秒后,线段PQ第一次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两部分?

 

(1)cm;(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出发后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3)4. 【解析】 试题分析:(1)求出AP、BP、BQ,根据勾股定理求出PQ即可. (2)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BP=BQ,代入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3)根据周长相等得出10+t+(6-2t)=8-t+2t,求出即可. 试题解析: (1)∵出发2秒后AP=2cm, ∴BP=8-2=6(cm), BQ=2×2=4(cm), 在Rt△PQB中,由勾股定理得:(cm) 即出发2秒后,求PQ的长为cm (2)在运动过程中,△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AP=t,BP=AB-AP=8-t;BQ=2t 由PB=BQ得:8-t=2t 解得t=(秒), 即出发后秒后第一次形成等腰三角形. (3)Rt△ABC中由勾股定理得:(cm); ∵AP=t,BP=AB-AP=8-t,BQ=2t,QC=6-2t, 又∵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由周长相等得:AC+AP+QC=PB+BQ 10+t+(6-2t)=8-t+2t 解得t=4(cm) 即从出发4秒后,线段PQ第一次把直角三角形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下列等式:

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你观察到的规律,化简:

(2)计算:

 

查看答案

如图,一架长2.5m的梯子AB斜靠在墙AC上,∠C=90°,此时,梯子的底端B离墙底C的距离BC0.7m.

(1)求此时梯子的顶端A距地面的高度AC;

(2)如果梯子的顶端A下滑了0.9m,那么梯子的顶端B在水平方向上向右滑动了多远?

 

查看答案

如图,甲乙两船从港口A 同时出发,甲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向南偏东 50°航行,乙船向北偏东 40°航行,3小时后,甲船到达B岛,乙船到达C岛,若C,B两岛相距60海里,问乙船的航速是多少?

 

查看答案

如图,在△ABC中,D为BC边长的一点,已知AB=13,AD=12,BD=5,AC=15,

求CD的长.

 

 

查看答案

已知,化简求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