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2为半径画圆,P是⊙O上一动点且在...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2为半径画圆,P是⊙O上一动点且在第一象限内,过点P作⊙O的切线,与x、y轴分别交于点A、B.

(1)求证:△OBP与△OPA相似;

(2)当点PAB中点时,求出P点坐标;

(3)在⊙O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得以Q,O,A、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试求出Q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见解析;(2)P点坐标是(, );(3)存在;Q点坐标是(,﹣). 【解析】试题分析:(1)在Rt△OAB中,由切线的性质知:OP⊥AB,易证得△OAP∽△BPO. (2)当P为AB中点时,由于OP⊥AB,那么OP平分∠AOB,即P点的横、纵坐标相等,已知OP的长,易求得点P的坐标. (3)此题应分两种情况: ①OP为对角线,此时OQ∥AP,由于∠OPA=90°,那么∠POQ=90°,即△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OA⊥OB,那么OB⊥PQ,此时OB为∠POQ的对角线,即P、Q关于y轴对称由此得解; ②OP为边,此时OP∥AQ,由于∠OPA=90°,那么平行四边形OPAQ为矩形,即∠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法同①. 【解析】 (1)证明: ∵AB是过点P的切线, ∴AB⊥OP,∴∠OPB=∠OPA=90°; ∴在Rt△OPB中,∠1+∠3=90°, 又∵∠BOA=90°∴∠1+∠2=90°, ∴∠2=∠3; 在△OPB中△APO中, ∴△OPB∽△APO. (2)∵OP⊥AB,且PA=PB, ∴OA=OB, ∴△AOB是等腰三角形, ∴OP是∠AOB的平分线, ∴点P到x、y轴的距离相等; 又∵点P在第一象限, ∴设点P(x,x)(x>0), ∵圆的半径为2, ∴OP=,解得x=或x=﹣(舍去), ∴P点坐标是(,). (3)存在; ①如图设OAPQ为平行四边形,∴PQ∥OA,OQ∥PA; ∵AB⊥OP,∴OQ⊥OP,PQ⊥OB, ∴∠POQ=90°, ∵OP=OQ, ∴△PO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OB是∠POQ的平分线且是边PQ上的中垂线, ∴∠BOQ=∠BOP=45°, ∴∠AOP=45°, 设P(x,x)、Q(﹣x,x)(x>0), ∵OP=2代入得,解得x=, ∴Q点坐标是(﹣,);(1分) ②如图示OPAQ为平行四边形, 同理可得Q点坐标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了解成都市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掌握情况,教育科学院命题教师赴某校初三年级进行调 研,命题教师将随机抽取的部分学生成绩(得分为整数,满分 160 分)分为 5 组:第一组 85100;第二组100115;第三组 115130;第四组 130145;第五组 145160,统计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每组含最小值不含最大值)和扇形统计图,观察图形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共随机抽取了该年级多少名学生?成绩为第五组的有多少名学生?

(2)针对考试成绩情况,现各组分别派出1名代表(分别用 A、B、C、D、E 表示5个小组中选出来的同学),命题教师从这5名同学中随机选出两名同学谈谈做题的感想,请你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名同学刚好来自第一、五组的概率.

 

查看答案

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CD的高度,先在地面上用测角仪自A处测得建筑物顶部的仰角是α,然后在水平地面上向建筑物前进了m米,此时自B处测得建筑物顶部的仰角是β.已知测角仪的高度是n米,请你计算出该建筑物的高度.

 

查看答案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上有一点Am4),过点AABx轴于点B,将点B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过点Cy轴的平行线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

(1)点D的横坐标为_____(用户含m的代数式表示).

2)当CD=时,求反比例函数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查看答案

解方程:

 

查看答案

计算:﹣12018+37×35+22+(π﹣2018)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