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4cm.动点E从点B出发,沿着线路B...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4cm.动点E从点B出发,沿着线路BC→CD→DA运动,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1cm/s,在CD段的平均速度是2cm/s,在DA段的平均速度是4cm/s,到点A停止.设ABE的面积为y(cm2),则y与点E的运动时间t(s)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A.          B.

C.          D.

 

 

C 【解析】 试题分析:求△ABE的面积y时,可把AB看作底边,E到AB的垂线段看作高. 分三种情况: ①动点E从点B出发,在BC上运动. ∵BC=4cm,动点E在BC段的平均速度是1cm/s, ∴动点E在BC段的运动时间为:4÷1=4(s). ∵y=•AB•BE=×6×t=3t, ∴y=3t(0≤t≤4), ∴当0≤t≤4时,y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排除A、B; ②动点E在CD上运动. ∵CD=AB=6cm,动点E在CD段的平均速度是2cm/s, ∴动点E在CD段的运动时间为:6÷2=3(s). ∵y=•AB•BC=×6×4=12, ∴y=12(4<t≤7), ∴当4<t≤7时,y=12; ③动点E在DA上运动. ∵DA=BC=4cm,动点E在DA段的平均速度是4cm/s, ∴动点E在DA段的运动时间为:4÷4=1(s). ∵y=•AB•AE=×6×[4﹣4(t﹣7)]=96﹣12t, ∴y=96﹣12t(7<t≤8), ∴当7<t≤8时,y随t的增大而减小,故排除D. 综上可知C选项正确. 故选C.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次函数y=ax2+bx+c(a0)的部分图象如图,图象过点(﹣1,0),对称轴为直线x=2,下列结论:

①4a+b=0;②9a+c3b;③8a+7b+2c0;④当x﹣1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查看答案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EF的顶点E、F分别在BC和CD上.下列结论:①CE=CF;②AEB=75°;③BE+DF=EF;④.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

如图,在锐角ABC中,AB=6,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和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 

 

A. B.6 C. D.3

 

查看答案

下图图形中,是中心对称的图形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如图,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D.垂线段最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