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的顶点为P,等腰...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x2+bx+cb,c为常数的顶点为P,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0,﹣1,C的坐标为4,3,直角顶点B在第四象限.

1如图,若该抛物线过A,B两点,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平移1中的抛物线,使顶点P在直线AC上滑动,且与AC交于另一点Q.

i若点M在直线AC下方,且为平移前1中的抛物线上的点,当以M、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

ii取BC的中点N,连接NP,BQ.试探究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该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y=x2+2x﹣1(2)i:M1(4,﹣1),M2(﹣2,﹣7),M3(1+,﹣2+),M4(1﹣,﹣2﹣);ii: 【解析】 试题分析:(1)先求出点B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i)首先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和线段PQ的长度,作为后续计算的基础. 若△MP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PQ为直角边时:点M到PQ的距离为.此时,将直线AC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所得直线(y=x﹣5)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所求之M点; ②当PQ为斜边时:点M到PQ的距离为.此时,将直线AC向右平移2个单位后所得直线(y=x﹣3)与抛物线的交点,即为所求之M点. ii)由(i)可知,PQ=为定值,因此当NP+BQ取最小值时,有最大值. 如答图2所示,作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B′,由分析可知,当B′、Q、F(AB中点)三点共线时,NP+BQ最小,最小值为线段B′F的长度. 试题解析:(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0,﹣1),C的坐标为(4,3) ∴点B的坐标为(4,﹣1). ∵抛物线过A(0,﹣1),B(4,﹣1)两点, ∴,解得:b=2,c=﹣1,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1. (2)方法一: i)∵A(0,﹣1),C(4,3),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x﹣1. 设平移前抛物线的顶点为P0,则由(1)可得P0的坐标为(2,1),且P0在直线AC上. ∵点P在直线AC上滑动,∴可设P的坐标为(m,m﹣1), 则平移后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m)2+m﹣1. 解方程组:, 解得, ∴P(m,m﹣1),Q(m﹣2,m﹣3). 过点P作PE∥x轴,过点Q作QF∥y轴,则 PE=m﹣(m﹣2)=2,QF=(m﹣1)﹣(m﹣3)=2. ∴PQ==AP0. 若以M、P、Q三点为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当PQ为直角边时:点M到PQ的距离为(即为PQ的长). 由A(0,﹣1),B(4,﹣1),P0(2,1)可知, △ABP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P0⊥AC,BP0=. 如答图1,过点B作直线l1∥AC,交抛物线y=x2+2x﹣1于点M,则M为符合条件的点. ∴可设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b1, ∵B(4,﹣1),∴﹣1=4+b1,解得b1=﹣5, ∴直线l1的解析式为:y=x﹣5. 解方程组,得:, ∴M1(4,﹣1),M2(﹣2,﹣7). ②当PQ为斜边时:MP=MQ=2,可求得点M到PQ的距离为. 如答图2,取AB的中点F,则点F的坐标为(2,﹣1). 由A(0,﹣1),F(2,﹣1),P0(2,1)可知: △AFP0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点F到直线AC的距离为. 过点F作直线l2∥AC,交抛物线y=x2+2x﹣1于点M,则M为符合条件的点. ∴可设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b2, ∵F(2,﹣1),∴﹣1=2+b2,解得b2=﹣3, ∴直线l2的解析式为:y=x﹣3. 解方程组,得:, ∴M3(1+,﹣2+),M4(1﹣,﹣2﹣). 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为: M1(4,﹣1),M2(﹣2,﹣7),M3(1+,﹣2+),M4(1﹣,﹣2﹣). 方法二: ∵A(0,1),C(4,3), ∴lAC:y=x﹣1, ∵抛物线顶点P在直线AC上,设P(t,t﹣1), ∴抛物线表达式:, ∴lAC与抛物线的交点Q(t﹣2,t﹣3), ∵一M、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t,t﹣1), ①当M为直角顶点时,M(t,t﹣3),, ∴t=1±, ∴M1(1+,﹣2),M2(1﹣,﹣2﹣), ②当Q为直角顶点时,点M可视为点P绕点Q顺时针旋转90°而成, 将点Q(t﹣2,t﹣3)平移至原点Q′(0,0),则点P平移后P′(2,2), 将点P′绕原点顺时针旋转90°,则点M′(2,﹣2), 将Q′(0,0)平移至点Q(t﹣2,t﹣3),则点M′平移后即为点M(t,t﹣5), ∴, ∴t1=4,t2=﹣2, ∴M1(4,﹣1),M2(﹣2,﹣7), ③当P为直角顶点时,同理可得M1(4,﹣1),M2(﹣2,﹣7), 综上所述,所有符合条件的点M的坐标为: M1(4,﹣1),M2(﹣2,﹣7),M3(1+,﹣2+),M4(1﹣,﹣2﹣). (ii)存在最大值.理由如下: 由(i)知PQ=为定值,则当NP+BQ取最小值时,有最大值. 如答图2,取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易得点B′的坐标为(0,3),BQ=B′Q. 连接QF,FN,QB′,易得FN∥PQ,且FN=PQ, ∴四边形PQFN为平行四边形. ∴NP=FQ. ∴NP+BQ=FQ+B′Q≥FB′=. ∴当B′、Q、F三点共线时,NP+BQ最小,最小值为. ∴的最大值为=.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类比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

1概念理【解析】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等邻边四边形”.请写出你添加的一个条件.

2问题探究:

①小红猜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等邻边四边形”是菱形,她的猜想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②如图2,小红画了一个RtABC,其中ABC=90°,AB=2,BC=1,并将RtABC沿ABC的平分线BB′方向平移得到A′B′C′,连结AA′,BC′,小红要使平移后的四边形ABC′A′是“等邻边四边形”,应平移多少距离即线段BB′的长

3拓展应用:

如图3,“等邻边四边形”ABCD中,AB=AD,BAD+∠BCD=90°,AC,BD为对角线,AC=AB,试探究BC,CD,BD的数量关系.

 

查看答案

如图,AB是O的弦,D为半径OA的中点,过D作CDOA交弦AB于点E,交O于点F,且CE=CB.

1求证:BC是O的切线;

2连接AF、BF,求ABF的度数;

3如果CD=15,BE=10,sinA=,求O的半径.

 

查看答案

某药品研究所开发一种抗菌新药,经多年动物实验,首次用于临床人体试验,测得成人服药后血液中药物浓度y微克/毫升与服药时间x小时之间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4x10时,y与x成反比例

1根据图象分别求出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和下降阶段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问血液中药物浓度不低于4微克/毫升的持续时间多少小时?

 

查看答案

两个城镇A、B与两条公路ME,MF位置如图所示,其中ME是东西方向的公路.现电信部门需在C处修建一座信号发射塔,要求发射塔到两个城镇A、B的距离必须相等,到两条公路ME,MF的距离也必须相等,且在FME的内部.

1点C应选在何处?请在图中,用尺规作图找出符合条件的点C.不写已知、求作、作法,只保留作图痕迹

2点C到公路ME的距离为2km,设AB的垂直平分线交ME于点N,点M处测得点C位于点M的北偏东60°方向,在N处没得点C位于点N的北偏西45°方向,求MN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查看答案

为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计划”,某校结全校各班留守儿童的人数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各班留守儿童人数只有1名、2名、3名、4名、5名、6名共六种情况,并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1求该校平均每班有多少名留守儿童?并将该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某爱心人士决定从只有2名留守儿童的这些班级中,任选两名进行生活资助,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名留守儿童来自同一个班级的概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