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ABC中,∠C=Rt∠,AC=8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

如图,△ABC中,∠C=Rt∠,AC=8cm,BC=6cm,若动点P从点C开始,按C→A→B→C的路径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满分5 manfen5.com

(1)当t为何值时,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当t为何值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3)当t为何值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 (1)在△ABC中,∵∠C=Rt∠,AC=8cm,BC=6cm, ∴AB=10cm, ∴△ABC的周长=8+6+10=24cm, ∴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此时CA+AP=BP+BC=12cm, ∴t=12÷2=6秒; (2)当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此时CA+AP=8+5=13cm, ∴t=13÷2=6.5秒; (3)△BC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 ①如果CP=CB,那么点P在AC上,CP=6cm,此时t=6÷2=3秒; 如果CP=CB,那么点P在AB上,CP=6cm,此时t=5.4秒 (点P还可以在AB上,此时,作AB边上的高CD,利用等面积法求得CD=4.8,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DP=3.6,所以BP=7.2,AP=2.8,所以t=(8+2.8)÷2=5.4秒) ②如果BC=BP,那么点P在AB上,BP=6cm,CA+AP=8+10﹣6=12cm,此时t=12÷2=6秒; ③如果PB=PC,那么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与AB的交点处,即在AB的中点,此时CA+AP=8+5=13cm, t=13÷2=6.5秒; 综上可知,当t=3秒或5.4秒或6秒或6.5秒时,△BCP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 试题分析:(1)先由勾股定理求出△ABC的斜边AB=10cm,则△ABC的周长为24cm,所以当CP把△ABC的周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时,点P在AB上,此时CA+AP=BP+BC=12cm,再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求解; (2)根据中线的性质可知,点P在AB中点时,CP把△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进而求解即可; (3)△BCP为等腰三角形时,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①CP=CB;②BC=BP;③PB=PC. 考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小明是一名升旗手,面对高高的旗杆,他想出了好几种方法测量方法,学过直角三角形后,他只用一把卷尺就测出了旗杆AB的高度下面是他测量的过程和数据:

第一步:测得从旗杆顶端垂直挂下来的升旗用的绳子比旗杆长1m如图1

第二步:拉着绳子的下端往后退,当他将绳子拉直时,测得此时拉绳子的手到地面的距离CD1m,到旗杆的距离CE8m如图2).他很快算出了旗杆的高度,请你也来试一试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ADBCA=90°,EAB上的一点,且AD=BEDEC=90°

满分5 manfen5.com

1CDE是什么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2)若AD=6AB=14,请求出BC的长.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BCED,垂足为O,A=27°,D=20°,求ACBB的度数.(6分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两个班的学生分别在M、N两处参加植树劳动,现要在道路AB、AC的交叉区域内设一个茶水供应点P,使P到两条道路的距离相等,且使PM=PN,请你通过尺规作图找出这一P点,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则∠CAD=CBD请说明理由:

满分5 manfen5.com

 

【解析】
C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C = BC         =BD                       

又∵CD=                     ),

ACD        (         

CAD=CB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