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想测量一棵树的高度,他发现树的影子恰好落在地面和一斜坡上;如图,此时测得地面上的影长为8米,坡面上的影长为4米.已知斜坡的坡角为30°,同一时刻,一根长为1米、垂直地面放置的标杆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米,则树的高度为 ( )

A.(6+
)米 B.12米
C.(4+2
)米 D.10米
在一自助夏令营活动中,小明同学从营地A出发,要到A地的北偏东60°方向的C处,他先沿正东方向走了200 m到达B地,再沿北偏东30°方向走,恰能到达目的地C(如图),那么,由此可知,B、C两地相距________m.

如图,为了测量电线杆AB的高度,小明将测角仪放在与电线杆的水平距离为9 m的D处.若测角仪CD的高度为1.5 m,在C处测得电线杆顶端A的仰角为36°,则电线杆AB的高度约为________m(精确到0.1 m).(参考数据:sin 36°≈0.59,cos 36°≈0.81,tan 36°≈0.73)

我们约定:如果身高在选定标准的±2%范围之内都称为“普启遍身高”.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男生中具有“普遍身高”的人数,我们从该校九年级男生中随机抽出10名男生,分别测量出他们的身高(单位:cm),收集并整理如下统计表:
男生 序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身高x(cm) | 163 | 171 | 173 | 159 | 161 | 174 | 164 | 166 | 169 | 164 |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如下问题:
(1)计算这组数据的三个统计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2)请你选择其中一个统计量作为选定标准,找出这10名男生中具有“普遍身高”是哪几位男生?并说明理由.
某社区准备在甲乙两位射箭爱好者中选出一人参加集训,两人各射了5箭,他们的总成绩(单位:环)相同,小宇根据他们的成绩绘制了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表,并计算了甲成绩的平均数和方差(见小宇的作业).

小宇的作业: 【解析】 s甲2= = =3.6 |
甲、乙两人射箭成绩统计表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甲成绩 | 9 | 4 | 7 | 4 | 6 |
乙成绩 | 7 | 5 | 7 | a | 7 |
(1)a=________,
乙=________;
(2)请完成图中表示乙成绩变化情况的折线;
(3)①观察图,可看出________的成绩比较稳定(填“甲”或“乙”).参照小宇的计算方法,计算乙成绩的方差,并验证你的判断.
②请你从平均数和方差的角度分析,谁将被选中.
甲、乙两名射击运动员在某场测试中各射击20次,他们的测试成绩如下表:
环数 | 7 | 8 | 9 | 10 |
甲的频数 | 4 | 6 | 6 | 4 |
乙的频数 | 6 | 4 | 4 | 6 |
则测试成绩比较稳定的是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