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BC,以AB为直径的⊙O与DC相切...

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AB⊥BC,以AB为直径的⊙O与DC相切于E.已知AB=8,边BC比AD大6.
(1)求边AD、BC的长;
(2)在直径AB上是否存在一动点P,使以A、D、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P相似?若存在,求出A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过D作DF⊥BC于F,设AD=x,则DE=AD=x,EC=BC=x+6,根据勾股定理就得到一个关于x的方程,就可以解得AD的长;△ADP和△BCP相似,有△ADP∽△BCP和△ADP∽△BPC两种情况进行讨论,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就可以求出AP的长. 【解析】 (1)方法1:过D作DF⊥BC于F, 在Rt△DFC中,DF=AB=8,FC=BC-AD=6, ∴DC2=62+82=100,即DC=10.(1分) 设AD=x,则DE=AD=x,EC=BC=x+6, ∴x+(x+6)=10. ∴x=2. ∴AD=2,BC=2+6=8.(4分) 方法2:连OD、OE、OC, 由切线长定理可知∠DOC=90°,AD=DE,CB=CE, 设AD=x,则BC=x+6, 由射影定理可得:OE2=DE•EC.(2分) 即:x(x+6)=16, 解得x1=2,x2=-8,(舍去) ∴AD=2,BC=2+6=8.(4分) (2)存在符合条件的P点. 设AP=y,则BP=8-y,△ADP与△BCP相似,有两种情况: ①△ADP∽△BCP时,∴y=;(6分) ②△ADP∽△BPC时,∴y=4.(7分) 故存在符合条件的点P,此时AP=或4.(8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已知AB为⊙O的直径,PA,PC是⊙O的切线,A,C为切点,∠BAC=30°.
(Ⅰ)求∠P的大小;
(Ⅱ)若AB=2,求PA的长(结果保留根号).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已知:在Rt△ABC中,∠ABC=90°,D是AC的中点,⊙O经过A、D、B三点,CB的延长线交⊙O于点E(如图1).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当∠CAB的大小变化时,图形也随着改变(如图2),在这个变化过程中,有些线段总保持着相等的关系.
(1)观察上述图形,连接图2中已标明字母的某两点,得到一条新线段与线段CE相等,请说明理由;
(2)在图2中,过点E作⊙O的切线,交AC的延长线于点F.
①若CF=CD,求sin∠CAB的值;
②若manfen5.com 满分网=n(n>0),试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sin∠CAB(直接写出结果).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AB是⊙O的直径,P是AB的延长线上的一点,PC切⊙O于点C,⊙O的半径为3,∠PCB=30度.
(1)求∠CBA的度数;(2)求PA的长.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P是AB上的一点(与A、B不重合),QP⊥AB,垂足为P,直线QA交⊙O于C点,过C点作⊙O的切线交直线QP于点D.则△CDQ是等腰三角形.
对上述命题证明如下:
证明:连接OC
∵OA=OC
∴∠A=∠1
∵CD切O于C点
∴∠OCD=90°
∴∠1+∠2=90°
∴∠A+∠2=90°
在Rt△QPA中,∠QPA=90°
∴∠A+∠Q=90°
∴∠2=∠Q
∴DQ=DC
即CDQ是等腰三角形.
问题:对上述命题,当点P在BA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如图所示,结论“△CDQ是等腰三角形”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如图,AB是圆O的弦,直线DE切圆O于点C,AC=BC,
求证:DE∥AB.

manfen5.com 满分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 题型:解答题
  •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