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数学试题 >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2,OC=6,在OC上取点D将△...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边OA=2,OC=6,在OC上取点D将△AOD沿AD翻折,使O点落在AB边上的E点处,将一个足够大的直角三角板的顶点P从D点出发沿线段DA→AB移动,且一直角边始终经过点D,另一直角边所在直线与直线DE,BC分别交于点M,N.

(1)填空:D点坐标是(    ),E点坐标是(    );

(2)如图1,当点P在线段DA上移动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使△CMN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M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满分5 manfen5.com

(3)如图2,当点P在线段AB上移动时,设P点坐标为(x,2),记△DBN的面积为S,请直接写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S随x增大而减小时所对应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满分5 manfen5.com

 

 

(1)(2,0),(2,2)。 (2)存在点M使△CMN为等腰三角形,M点的坐标为:(2,0),(2,4),(2,﹣4)。 (3)S随x增大而减小时,0≤x≤2或4≤x≤6。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AOD沿AD翻折,使O点落在AB边上的E点处,得到∠OAD=∠EAD=45°,DE=OD,求出OD=2,得出D点的坐标,再根据DE=OD=2,求出E点的坐标: ∵将△AOD沿AD翻折,使O点落在AB边上的E点处, ∴∠OAD=∠EAD=45°,DE=OD,∴OA=OD。 ∵OA=2,∴OD=2。∴D点坐标是(2,0),DE=OD=2。∴E点坐标是(2,2)。 (2)由翻折可知四边形AODE为正方形,过M作MH⊥BC于H,先求出∠NMH=∠MNH=45°,得出NH=MH=4,MN=,再根据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依题意得MN∥OE,设MN的解析式为y=x+b,根据DE的解析式为x=2,BC的解析式为x=6,得出M(2,2+b),N(6,6+b),,CN=6+b,MN=。分CM=CN,CM=MN, CM=MN三种情况分别求出点M的坐标。 (3)根据题意先证出△PBN∽△DEP,得出BN的值,求出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题意得: 当0≤x≤2时, ∵∠BPN+∠DPE=90°,∠BPN+∠EPD=90°,∴∠DPE=∠EPD。 ∴△PBN∽△DEP,∴,即。∴。 ∴。 当2<x≤6时, ∵△PBN∽△DEP,∴,即。∴。 ∴。 ∴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根据①当0≤x≤2时,S=x2﹣8x+12=(x﹣4)2﹣4,②当2<x≤6时,S=﹣x2+8x﹣12=﹣(x﹣4)2+4,即可得出答案。 【解析】 (1)(2,0),(2,2)。 (2)存在点M使△CMN为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翻折可知四边形AODE为正方形, 过M作MH⊥BC于H, ∵∠PDM=∠PMD=45°, ∴∠NMH=∠MNH=45°。NH=MH=4,MN=。 ∵直线OE的解析式为:y=x,依题意得MN∥OE, ∴设MN的解析式为y=x+b, 而DE的解析式为x=2,BC的解析式为x=6,∴M(2,2+b),N(6,6+b)。 ∴。 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当CM=CN时,42+(2+b)2=(6+b)2,解得:b=﹣2, 此时M(2,0)。 ②当CM=MN时,42+(2+b)2=()2,解得:b1=2,b1=﹣6(不合题意舍去), 此时M(2,4)。 ③当CM=MN时,6+b=,解得:b=﹣6, 此时M(2,﹣4)。 综上所述,存在点M使△CMN为等腰三角形,M点的坐标为: (2,0),(2,4),(2,﹣4)。 (3)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①当0≤x≤2时,S=x2﹣8x+12=(x﹣4)2﹣4, 当x≤4时,S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0≤x≤2; ②当2<x≤6时,S=﹣x2+8x﹣12=﹣(x﹣4)2+4, 当x≥4时,S随x的增大而减小,即4≤x≤6。 综上所述:S随x增大而减小时,0≤x≤2或4≤x≤6。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问题探究

数学课上,李老师给出以下命题,要求加以证明.

如图1,在△ABC中,M为BC的中点,且MA=满分5 manfen5.comBC,求证∠BAC=90°.

同学们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得到以下证明思路:

思路一 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思路二 延长AM到D使DM=MA,连接DB,DC,利用矩形的知识…

思路三 以BC为直径作圆,利用圆的知识…

思路四…

请选择一种方法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

(2)结论应用

李老师要求同学们很好地理解(1)中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直接运用(1)命题的结论完成以下两道题:

①如图2,线段AB经过圆心O,交⊙O于点A,C,点D在⊙O上,且∠DAB=30°,OA=a,OB=2a,求证:直线BD是⊙O的切线;

②如图3,△ABC中,M为BC的中点,BD⊥AC于D,E在AB边上,且EM=DM,连接DE,CE,如果∠A=60°,请求出△ADE与△ABC面积的比值.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中,△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A、B、C的坐标分别是A(﹣2,3)、B(﹣1,2)、C(﹣3,1),△ABC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1B1C1

(1)在正方形网格中作出△A1B1C1

(2)在旋转过程中,点A经过的路径满分5 manfen5.com的长度为    ;(结果保留π)

(3)在y轴上找一点D,使DB+DB1的值最小,并求出D点坐标.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如图,∠AOB=90°,∠BOC=30°,则∠AOC=    °.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方程x+1=0的解是    

 

查看答案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OABC的顶点A(﹣6,0),过点E(﹣2,0)作EF∥AB,交BO于F;

满分5 manfen5.com

(1)求EF的长;

(2)过点F作直线l分别与直线AO、直线BC交于点H、G;

①根据上述语句,在图1上画出图形,并证明满分5 manfen5.com

②过点G作直线GD∥AB,交x轴于点D,以圆O为圆心,OH长为半径在x轴上方作半圆(包括直径两端点),使它与GD有公共点P.如图2所示,当直线l绕点F旋转时,点P也随之运动,证明:满分5 manfen5.com,并通过操作、观察,直接写出BG长度的取值范围(不必说理);

(3)在(2)中,若点M(2,满分5 manfen5.com),探索2PO+PM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