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是韩老师早晨出门散步时,离家的距离(y)与时间(x)之间的函数图象.若用黑点表示韩老师家的位置,则韩老师散步行走的路线可能是( )


已知点A(-2 ,4),将点A 往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往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的到点A′,则点A′的坐标是( )
A、(-5, 6) B、(1, 2) C、(1, 6) D、(-5, 2)
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是邻补角的是( )

如图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矩形ABCD的AB边在x轴上,且AB=3,AD=2, 经过点C的直线y=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E、F.
1.求矩形ABCD的顶点A、B、C、D的坐标;
2.求证:△OEF≌△BEC;
3.P为直线y=x-2上一点,若S△POE=5,求点P的坐标.

如图8, △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延长线上任意一点,以AD为一边向右侧作等边△ADE,连接CE.
1.求证:△CAE≌△BAD;
2.判断直线AB与EC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3,2)、B(-2, m).
1.求这两个函数的关系式, 并在同一坐标系(如图7)中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2.观察(1)中两个函数的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