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小组进行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脸。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小组进行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脸。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2号试管内应加入____(表中A处应填内容),作为1号试管的____实验。

2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1号试管与3号试管的比较可以证明,____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根据第(3)小题,你认为吃饭时应该____(填字母序号A、B)。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2ml清水 对照 唾液淀粉酶 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B 【解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 1号试管和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1号试管和3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目的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无促进作用。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1号试管和2号试管的变量是唾液,则2号试管内应加入2ml清水,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实验。 (2)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故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它将淀粉全部分解了。 (3)1号试管和3号试管,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通过比较可以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淀粉的消化有促进作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4)根据第(3)小题,吃饭时应该细嚼慢咽,有利于减轻胃肠负担,利于食物的消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若甲患有流感,他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射出大量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中。抵抗力不强的乙吸入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____ ,传染源是____ ,传播途径是____ ,易感人群是____

2)患者症状轻微时,一般不用药物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可自行痊愈。患者痊愈后,一般不会再感染同样的流感病毒,是因为体内已经存在该病毒的____

3)从传播途径来,流行性感冒属于____ (填字母序号)。

A消化道传染病  B.呼吸道传染病 C 血液传染病 D.体表传染病

4)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制定一条在教室内预防传染病的具体措施: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次序已打乱),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步骤是12________5 (用数字和箭头表示)

2)图2中用黑纸片把一片叶的部分区域从上、下 两面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___,该实验控制的变量是 _____

3)若生物兴趣小组同学的操作步骤完全正确,那么在图5所示操作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这说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查看答案

下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光过程中.要转动[8] ____,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到价筒内。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下,应使用结构[8]的____。若在[1]____ 中能看到明亮的白色圆形视野,说明对光成功.

2)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当镜简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____ ,使其下降到接近玻片。然后扭动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3)转动时,使镜筒升降幅度极小的结构是____ ,用来调出清晰的物像。

4)若某同学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字母“P”,且位于视野中的左上方,则所观察的透明纸上写的字母是 ____,要将观察到的“p”移至视野中央,则应将透明纸向____ 移动。

 

查看答案

长期酗酒的后果是(  )

A.加重肝脏的负担,使肝脏细胞受损,甚至造成肝炎和肝硬化

B.麻痹神经中枢,影响大脑的控制能力,使行为失控

C.加快人体动脉硬化的过程,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D.以上都对

 

查看答案

下列动物由低等到高等排列顺序是(   

①鱼类     ②鸟类     ③爬行类      ④哺乳类       ⑤昆虫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④

C.⑤②③①④ D.⑤①③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