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项目,下面是相关纪实材料...

在学校的春季运动会上,小明同学报名参加了1500米的比赛项目,下面是相关纪实材料和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①~⑦表示生理过程,A、B、C、D代表系统或器官,Ⅰ、Ⅱ表示血管类型,a是可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的小分子物质),请分析回答:

早晨,小明吃了丰盛的早餐;面包、煎鸡蛋、生菜、牛奶.到了学校,开幕式后比赛开始,小明听到枪响,立刻冲了出去.比赛中,小明感到呼吸急促,心跳加快…最后100米冲刺了,同学和班主任老师在终点为他加油呐喊,他咬紧牙关第一个冲到了终点,由于冲刺过猛,他摔倒在地,擦伤了膝盖.班主任老师赶忙扶起他,这时小明才感到疼痛难忍。

(1)小明吃的面包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在整个消化道中全部被消化分解成a的过程中,参与的消化液有______;正常情况下小明的血液中a的含量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起调节作用的物质主要是由______分泌的,与汗腺相比,此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是没有______

(2)比赛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小明呼吸的频率和深度都会增加.进行图1中④时,肋间肌和膈肌均处于______状态;氧气通过B进入A系统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细胞的过程中,经过图2的途径是_____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进入肺泡要依次穿过哪几层细胞?______

(3)图1中若D代表肾脏,一部分a在D中从离开血液又回到血液途径的结构依次是:肾小球→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血管Ⅰ,血管Ⅱ中流动的血液类型分别是______;与平时相比,在此长跑过程中小明身体散失水分明显增加的途径有[______](填图1中数字).

(4)小明“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______(用图3中的数字和箭头表示);班主任老师站在终点盯着小明从100米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______

 

唾液、胰液、肠液 胰岛 导管 收缩 3→6→7→1 毛细血管壁、肺泡壁 肾小囊 静脉血、动脉血 ⑤ 5→4→3→6→7 由小变大 【解析】 (1)图甲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生理过程,包括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血液循环、呼吸的过程等生理过程;图示中,a是葡萄糖,①表示消化,②表示吸收,③表示呼气,④表示吸气,⑤汗液的形成,⑥尿的形成,⑦表示排遗。 (2)图乙中1主动脉,2肺动脉,3肺静脉,4上腔静脉,5下腔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8右心房,9右心室。 (3)神经系统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2传出神经、1效应器。 (1)淀粉最先在口腔内就被消化,在口腔中,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被人体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此时血糖浓度会升高;而体内的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这样,人体内的血糖浓度就会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胰岛属于内分泌腺,没有导管。 (2)呼吸运动的进行是与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分不开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引起胸腔上下、前后、左右径均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顶部上升,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氧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扩散到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3肺静脉→6左心房→7左心室→1主动脉→全身各处。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高,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二氧化碳会穿过毛细血管壁、肺泡壁进入肺泡。 如上图,由于毛细血管壁与肺泡壁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故二氧化碳进入肺泡需要经过二层细胞。 (3)血液中的a葡萄糖从离开血液到进入血液的流动途径为:肾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静脉,Ⅰ肾静脉中流静脉血,Ⅱ肾动脉中流动脉血.在长跑时,通过排汗排出大量的水分。 (4)擦伤膝盖感到疼痛的神经冲动传导过程是5感受器→4传入神经→3神经中枢→6上行传导束→7大脑皮层。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近物时,正好相反。所以班主任老师站在终点盯着小明从100米冲向终点的过程中,眼球内晶状体曲度的变化是由小变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今年清明节期间,小华随父母一起来到黄山镇刘家岭桃花节。在登山赏桃花过程中机体进行着一系列调节活动,请结合下列图示回答

(1)小华能够在崎岖的山路上“平稳”前行,主要是由于[_]______的调节作用。

(2)小华在登山过程中出现“面红耳赤、汗流浃背”现象,说明皮肤具有______等功能。

(3)登山时小华手臂刮伤,一段时间后血流停止,这主要是血液中______作用的结果。

(4)登高远眺,远处美景反射来的光线,主要通过[]______的折射,在[]______上形成图象信息,近视患者需要佩戴______

(5)图中1、2、4、7在结构上的共同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

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淀粉分别被消化成______,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2)图2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______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______结合。

(3)图3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______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途径(选填:体循环/肺循环)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该过程中血液性质的变化是______

(4)小肠内有许多小肠线毛,增加了吸收面积;肺由许多肺泡组成,增加了气体交换的面积。这体现了______的生物学观点。结合图3中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______(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______,推动血液循环。

(2)图中B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______,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3)图中C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_____作用。

(4)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_____血。

 

查看答案

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卵细胞是[]______产生的,该结构还能分泌______

(2)受精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__

(3)受精卵分裂形成胚泡的部位是[]______,而胚胎的发育是在[]______

(4)解决输卵管堵塞常用的技术是“______”,就是让精子和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

 

查看答案

糖尿病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病之一,常见症状有多饮、多食、多尿以及消瘦等。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它的并发症,会对人体多种系统造成损害。目前,糖尿病患者常采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科技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一: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步骤二: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适量的胰岛素;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1)作出的假设:______

(2)在探究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小鼠是______

(3)步骤一中将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目的是______

(4)假如按照上述方案进行实验,若出现______(现象),则说明口服胰岛素不能治疗糖尿病。

(5)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时,正确的做法是______

A.马上否定原来的假设

B.修改实验数据,使结论与假设一致

C.如实记录,重新再做一次实验

(6)该实验方案在设计上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指出: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