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实验目的、过程的补充和结果的预测不合理的是(  )

A. 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变量为唾液

B. 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5-10分钟

C. 滴加碘液后,1号试管呈现蓝色,可能是因为唾液过多

D. 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变蓝

 

C 【解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1号试管与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唾液,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是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A正确; 将两支试管都放入37℃的温水中保温10分钟的目的是模拟口腔温度,在该温度下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能量最强,B正确; 1号试管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如果唾液过多,淀粉会被分解为麦芽糖,遇碘液不会变蓝,C错误; 2号试管滴加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所以滴加碘液后,2号试管变蓝,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为肠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B. ②与③都只含一种酶,但酶种类不同

C. ④和⑤在口腔、胃、小肠都能发挥作用

D. x表示小肠,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

我们每天都要从食物中获取营养物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既是主要的供能物质,又是组织细胞的构成物质

B. 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快,需要摄取大量的蛋白质,每天应适量多吃一些瘦肉、鱼、虾等食物

C.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在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D.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一类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

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维生素A

维生素C

缺乏症

干眼症

神经炎

骨质疏松症

贫血症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今天考试,妈妈为小红准备了一份营养午餐:米饭、红烧肉、清蒸鱼、鸡蛋。根据你所学的生物知识,你认为还要添加下列哪种食物使这份食谱更合理(  )

A. 馒头    B. 排骨汤

C. 素炒油菜    D. 牛奶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把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用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

(2)图①是_____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

(3)图②是_____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

(4)图③是_____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