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蝶形态和颜色与周围落叶非常相似,这属于( )
A. 环境影响生物 B. 生物适应环境 C. 生物影响环境 D. 环境制约生物
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万物生长靠太阳”说明生物生存离不开环境
B.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北雁南飞”体现了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 “南橘北积”反映了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
A. 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B. 蚯蚓使板结的土壤疏松
C. 生活在沙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 D. 沙漠里的骆驼刺根系特别发达
生物圈中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陶渊明的诗句“草盛豆苗稀”描绘的自然现象,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
A. 竞争关系 B. 捕食关系 C. 合作关系 D. 共生关系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 竞争关系 B. 寄生关系 C. 捕食关系 D. 共生关系
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进行了四种处理: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馒头碎屑或块 | 碎屑适量 | 碎屑适量 | 馒头块适量 | 碎屑适量 |
清水或唾液 | 2mL唾液 | A | 2mL唾液 | 2mL唾液 |
震荡后保温 |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0℃水浴中保持10分钟 | ||
加入碘液 | 2滴 | |||
结果 | 不变蓝 | 变蓝 | 变蓝 | 变蓝 |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实验。
(2)当以“牙齿的咀嚼作用”为变量时,应选取____号和______号试管作对照。
(3)若1号和4号试管对照,说明了唾液消化馒头需要__________。
(4)若将3支试管都放入37 ℃左右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碘后不变蓝。这是因为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______分解成了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