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 A. 先天性行为、...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   

A. 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B. 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

C. 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    D. 社会行为  学习行为

 

A 【解析】“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建立的学习行为、因此从行为获得途径看,“飞蛾扑火”和“鹦鹉学舌”分别属于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我们要特别关照老年人的行走和坐车安全的原因,是因为老年人的骨

A. 无机物增多,弹性小、易骨折

B. 无机物增多,弹性大、易变形

C. 有机物增多,弹性小、易骨折

D. 有机物增多,硬度小、易变形

 

查看答案

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是

A. 骨髓腔中的骨髓

B.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

C. 骨骺端的软骨层细胞

D. 骨松质中的骨髓

 

查看答案

某组同学以颗粒饱满的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探究,实验设计与实验结果如下表。请你分析回答问题:

实验组

温度()

湿 度

空气

种子数(粒)

发芽率(%)

A

26

潮 湿

充足

50

96

B

5

潮 湿

充足

50

2

C

26

干 燥

充足

5

0

D

 

 

 

 

——

(1)请你指出该组同学在实验设计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修改          

(2)按修改后的方案进行实验,探究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应用      组进行对照实验。

(3)用A、B两组作对照时,所探究的问题是                         

(4)若探究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需增设一组实验D,请完善这组实验:

                                                                    

(5)适宜的条件下,A组也有未萌发的种子,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长势、大小相同的两株天竺葵放在暗处2天后,分别置两瓶密封瓶A、B内;

②将A瓶移到光下6—7小时,B瓶仍放在暗处(图一);

③取下玻盖,将点燃的蜡烛分别伸入A、B瓶(图二);

④取A、B瓶中大小相同的两片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色;

⑤取出脱色的叶片漂洗,滴加碘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耗尽或转运是通过步骤______完成的。

(2)步骤②中A、B瓶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_

(3)步骤⑤滴加碘液后,能够变蓝的是摘自__________(A瓶或B瓶)的叶片,这不仅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________等有机物,还说明光照是光合作用__________的条件(必要或不必要)。

(4)步骤③,伸入A瓶的蜡烛会_________,说明A瓶的植株通过光合作用释放了____。B瓶的蜡烛会_______,说明B瓶的植株进行了_________作用,消耗氧气。

(5)步骤③取下玻盖后,发现A瓶光照6—7小时后,瓶壁上形成小水珠,这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而生成的,水分主要是通过叶表皮中保卫细胞形成的_______散失出来的。

(6)绿色植物能够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在护绿和低碳上能做些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甲图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乙图是桃子(果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花的雌蕊是由甲图中的[③]柱头、[_____]花柱和[⑤]__________构成。

(2)甲图中①和②所组成的结构是__,①___中的花粉成熟后散发出来落到 ③上的过程叫做传粉.

(3)传粉后还要经过受精,这一过程是指花粉管中的_____与胚珠里面的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4)受精后甲图中的[____](填序号)发育成整个乙图桃子,其中甲图⑤中的胚珠发育成乙图的[____](填“A”或“B” )。

(5)如果一朵花的雌蕊被虫子咬掉了,还可能结出果实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