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此诗句中关于黄鹂和柳树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黄鹂的细胞和柳树的叶肉细胞结构相同
C. 它们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生物体
D. 黄鹂体内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主要是保护组织,而柳树则是上皮组织
图为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图像,仔细观察并从像A变成像B是做了怎样的处理?( )
①低倍镜换成了高倍镜
②向右下移动了玻片
③向左上移动了玻片
④把大光圈换成了小光圈
A. ③① B. ①④
C. ②① D. ③①④
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时,做法错误的是
A. 需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B. 需要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 调查过程只记录自己喜欢的生物 D. 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关注生物的栖息地、关注生物圈就是关注人类自已的生存。下列有关生物圈、栖息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是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
C.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上层
D. 土壤类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决定了各种栖息地有不同的特征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①生物能生长
②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
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② D. ③④
小华同学发现肉汤在夏季容易变质,较咸的肉汤不易变质。为了弄清肉汤变质的原因,他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
第一步 实验准备 | 将不放盐的肉汤在高压锅中煮沸后,取澄清肉汤备用: 将3个玻璃瓶高温灭菌,分别标记A、B、C | ||
第二步 实验操作 | A 组 | B 组 | C 组 |
不加盐 | 不加盐 | 加盐 | |
倒入100ml肉汤 | 倒入X ml肉汤 | 倒入100ml肉汤 | |
第三步 恒温培养(1天) | 30 ℃ | 5 ℃ | 30℃ |
第四步 实验结果 | 肉汤混浊 | 肉汤不混浊 | 肉汤不混浊 |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第二步,X代表的数值应为______。
(2)当A组与C组为对照实验时,变量是______。C组肉汤不混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3)实验第三步,3组玻璃瓶应当一直______(选填“敞开”或“密闭”)。
(4)根据A组与B组对照实验的结果,______条件下有利于肉汤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