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 植物体 B...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

A. 植物体    B. 叶绿体    C. 叶片    D. 细胞

 

B 【解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据此答题。 德国科学家吉尔曼“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把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然后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水绵。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好氧细菌只集中在叶绿体被光照到的部位附近;如果上述临时装片完全暴露在阳光下,好氧细菌则集中在叶绿体所有受光部位的周围。该实验说明有叶绿体的地方含有丰富的氧气,吸引了大量的好氧细菌,因此恩吉尔曼的水绵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 )。

A. 消费者    B. 生产者    C. 分解者    D. 阳光

 

查看答案

下列哪一种现象不能体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 拟态    B. 保护色    C. 警戒色    D. 鱼摄取食物

 

查看答案

我们只有一个家,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生物圈。这句话中。我们指的是

A.所有生物     B.人类     C.植物     D.植物和动物

 

查看答案

菜青虫的体色与其生活的环境极为相似,对这种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查看答案

下列生命现象中,与温度和季节变化相关的是

A. 蛾类夜间活动    B. 候鸟的迁徙    C. 山顶的旗形树    D. 仙人掌的叶变成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