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电影《致我们将逝去的青春》勾起了很多成年人对青春的记忆,处于青春期的你们知道下列...

电影《致我们将逝去的青春》勾起了很多成年人对青春的记忆,处于青春期的你们知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男生将出现遗精现象,女生将出现月经现象

B.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是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证

C. 男生的青春期一般比女生早两年

D. 在和异性的交往当中,要做到不卑不亢、自尊自爱。

 

C 【解析】 试题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其次是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次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女孩子会来月经,男孩子会出现遗精,性意识开始萌动,对异性会产生依恋,这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女生的青春期一般比男生早两年.故选:A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在吸气时,肺和肺内气压的变化是(    )

A. 肺扩张,肺内气压增大    B. 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

C. 肺缩小,肺内气压减小    D. 肺缩小,肺内气压增大

 

查看答案

人类的祖先是( )

A. 森林古猿    B. 黑猩猩    C. 类人猿    D. 大猩猩

 

查看答案

下列谚语或诗句均与生物密切相关并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理解作答:

(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 ______ 关系.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 ______ 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因素.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营社群生活,组成一个和谐大“家庭”,为利于种群生存,它们之间大都有明确的分工,表现为 ______ 关系.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物质供植物体重新利用

 

查看答案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明亮处(只)

2

3

3

1

3

2

1

2

阴亮处(只)

8

7

7

9

7

8

9

8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______

(3)统计并计算全班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 ______

(4)实验中,明亮和阴暗的环境形成 ______

(5)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要 ______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小鱼(条)

水草(棵)

实验结果

生态瓶1号

4

12

小鱼存活8天

生态瓶2号

4

8

小鱼存活6天半

生态瓶3号

4

4

小鱼存活3天半

生态瓶4号

4

2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

午死亡2条

生态瓶5号

4

0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5)5号瓶能不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___,因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