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谚语或诗句均与生物密切相关并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理解作答:
(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 ______ 关系.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 ______ 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因素.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营社群生活,组成一个和谐大“家庭”,为利于种群生存,它们之间大都有明确的分工,表现为 ______ 关系.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 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简单物质供植物体重新利用
以下是某班同学设计的“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环境因素”实验方案:
在实验装置中央放入10只鼠妇,静置5分钟后,统计明亮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
下表是全班八个小组实验结果:
组数 | 一组 | 二组 | 三组 | 四组 | 五组 | 六组 | 七组 | 八组 |
明亮处(只) | 2 | 3 | 3 | 1 | 3 | 2 | 1 | 2 |
阴亮处(只) | 8 | 7 | 7 | 9 | 7 | 8 | 9 | 8 |
(1)该班同学探究的问题是: ______ ?
(2)某同学建议选体形较大、爬行较快的10只鼠妇作为实验对象,你认为是否可行? ______ .
(3)统计并计算全班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平均值? ______ .
(4)实验中,明亮和阴暗的环境形成 ______ .
(5)如果还想继续探究土壤的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则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光照、温度等其他条件要 ______ .
下表为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研究“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和植物数量关系”的实验数据。实验中使用了以下实验用具:有盖玻璃瓶、小鱼、水草、沙子(含少量淤泥)、经纱布过滤的池水,并把这五个生态瓶均放在实验室窗台上,并使它们所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基本相同。
编号 | 小鱼(条) | 水草(棵) | 实验结果 |
生态瓶1号 | 4 | 12 | 小鱼存活8天 |
生态瓶2号 | 4 | 8 | 小鱼存活6天半 |
生态瓶3号 | 4 | 4 | 小鱼存活3天半 |
生态瓶4号 | 4 | 2 | 小鱼第二天上午死亡2条,第2天下 午死亡2条 |
生态瓶5号 | 4 | 0 | 小鱼于当天下午和晚上相继死亡 |
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小生态瓶1~4号均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生态系统,在这些小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池水、沙子中的________是分解者。
(2)比较生态瓶1号和2号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植物数量比较多时,动物存活的时间相对________。由生态瓶5号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没有________,动物就可能死亡。
(3)由生态瓶1~5号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通常情况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动物数量与植物数量的关系应是:动物数量一般________(填写“大于”或“小于”)植物数量。
(4)生态瓶l号的动物虽然存活时间最长,但最后还是死亡了,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________,不能达到一种真正的平衡,________能力比较差的缘故。
(5)5号瓶能不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___,因为________。
东营市广饶县是全国早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全县粮食亩产近千公斤。实验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图中所示的生物外,还应增加的成分有______。
(2)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青蛙和蜘蛛之间是______关系。
(3)农作物中的能量流入蛇的途径有______条,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4)进入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______,这些能量以______的形式储存在植物体内。
(5)构成此食物网的所有生物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______。
(6)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大,主要原因是森林生态系统______。
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组成上看,生态系统都包含 ______ 部分和 ______ 部分.在该生态系统中,没有画出的生物还有 ______ ,它们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2)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 ______ ,写出这条食物链 ______ .
(3)一段时间后,该池塘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又会处于 ______ 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______ 能力.
(4)如果该生态系统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体内积存DDT最少的生物会是 ______ ,积存DDT最多的生物会是 ______ .
(5)为维持这一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做为中学生的你,能够做些什么? ______ (写一点即可)
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人们经常喷洒某种不易分解的有机农药,它进入生物体内后会与脂肪结合而不易排出。下表是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和各种生物体内的这种有机农药的含量。
(1)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这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生产者是_______,其他生物是_______。
(2)该农田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它的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 ;而物质的流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根据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请你用“>”表示这条食物链中各种生物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D体内的有机农药含量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_______,原因是其______________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