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连翘和紫荆争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节日,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有些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但影响学业,而且更易患上近视。要了解枣庄市中学生的近视情况,我们应选用
A.观察法 B.测量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下列各项关于生物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进行呼吸
B.生物都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含羞草的叶受到碰触会合拢”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生物能进行呼吸 D.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 弹钢琴的机器人 B. 馒头上长出的“黑毛”
C. 能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 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
2018年6年5月是第47届世界环境日。本届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马路边、公园里、河水中到处都会见到塑料袋和塑料瓶的踪影,它们破坏城市的景观、污染环境、传播疾病;塑料制品混在土壤中会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另外,塑料袋、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剂和添加剂等有害物质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为探究塑料瓶所含的增塑剂和添加剂等有害物对生物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
步骤1:”用剪碎的塑料瓶制备塑料浸出液。
步骤2:取三个相同的培养皿,编号A、B、C,分别在底部垫上几层吸水纸,分别放入20粒大小和活力相同的小麦种子。
步骤3:每天向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适量和等量溶液为:A喷洒清水、B喷洒浓度为10%的塑料浸出液、C喷洒浓度为30%的塑料浸出液。
步骤4:观察小麦种子的萌发情况并做好记录。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分别放入20粒小麦种子”而不是“1粒种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3中每天向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等量”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B、C中萌发的种子数量明显比A中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说明塑料浸出液抑制种子的萌发。如果三个培养皿中的种子都未萌发,你认为缺少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