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 一只失去雏鸟的美国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它 捕来的昆虫,就像喂养自己的雏鸟一样,一连喂了好几个星期。
资料二:很多年前,在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碰巧打开了放在门外的奶瓶盖,偷喝了牛奶。不久那里的其他大山雀也学会了偷喝牛奶。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美国红雀喂鱼的行为属于________行为,是由其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其他大山雀偷喝牛奶的行为属于__ ____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行为从维持动物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来说,后一行为比前一行为更能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比较人类的社会行为与动物的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和区别。
相似性:
区别:
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这种现象叫做 。
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个体之间往往通过动作、________和________等来完成________ 作用.
阅读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① 用线掉着一只小蝗虫逗引一只饥饿的蟾蜍,蟾蜍会立即张口把小蝗虫吃掉。
② 换成用线掉着一只形状和颜色都很像大野蜂,但却没有毒刺的盗虻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会像对待小蝗虫那样吞吃掉盗虻。
③ 接着用线吊着大野蜂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仍是张口去吞,不过大野蜂蛰了一下蟾蜍的舌头,蟾蜍立刻把大野蜂吐了出来。
④ 再次用大野蜂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伏着头不予理睬了。
⑤ 改用盗虻再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也是不去吞吃了。
⑥ 最后,还是用线吊着小蝗虫来逗引这只蟾蜍,蟾蜍又把小蝗虫吞吃了,显示出蟾蜍并没有吃饱。
回答问题:
⑴ 实验①②③说明了蟾蜍有捕食昆虫的本能,这是________ 行为。
⑵实验④说明了蟾蜍通过生活经验,对大野蜂有了识别,因而不再吞吃,这是________ 行为。
⑶ 实验⑤说明了蟾蜍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高等动物的能力________ 。
⑷实验⑥证明了蟾蜍在实验③④⑤中确实建立起新的________ 行为。
根据动物行为的形成过程,可以将行为分为 行为和 行为。前者是生来就有的,后者是在 行为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