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所有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动、植物细胞中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细胞质    B. 线粒体    C. 叶绿体    D. 细胞核

 

B 【解析】试题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叶绿体为植物细胞所特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红树林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有效的防止波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林的根系发达属于( )

A. 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查看答案

小明在校园里狡猾时发现了一只鼠妇。他和同学们对鼠妇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兴趣,便一起去寻找探索,记录各处发现鼠妇的数据如表。根据它们的记录,可知适宜鼠妇生存的环境条件是(   )

地点

鼠妇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花盆底下

18

干草地中

2

 

 

A. 阳光充足    B. 阴暗潮湿    C. 空气新鲜    D. 高温干燥

 

查看答案

2008年奥运帆船比赛地——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边城市,近海有着丰富的藻类植物资源。海湾浅水处长绿藻,稍深处长褐藻,再深处长红藻。藻类植物的这种垂直分层分布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

A. 水分    B. 温度    C. 阳光    D. 盐度

 

查看答案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写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

A. 阳光

B. 江水

C. 温度

D. 空气

 

查看答案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候鸟的迁徙    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