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清水有无

2毫克唾液

A

2毫克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毫升_____,其作用是与1号试管形成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有促进作用,应选号__________号两只试管进行实验。

(3)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_____,原因是淀粉在唾液_____的作用下被转变成_____

(4)若“加入碘液”这一步骤放在“保温”之前,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可能是_____,说明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_____

(5)根据此实验结果,你认为吃饭时应_____

A.狼吞虎咽   B.细嚼慢咽   C.暴饮暴食   D,多吃肥肉等高脂肪物质

 

清水 对照 1 3 不变蓝 淀粉酶 麦芽糖 先变蓝后褪色 适宜的温度 B 【解析】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中,需要分析表格中的实验处理,根据不同的处理,找出对照组和实验组。从表中的实验处理可以看出,1号试管是对照组,2号和3号是实验组。 (1)要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变量是唾液的有无,除此以外,其他条件都要相同,1号试管中加入了2毫升唾液,2号试管则应该加入2毫升的清水,与1号试管形成对照。 (2)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可以将食物切碎,使食物碎屑与唾液充分接触,因此,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有促进作用,应选1号和3号两只试管进行实验。 (3)碘液是检测淀粉的试剂,加入碘液后,如果有淀粉,会变蓝,1号试管中有唾液,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加入碘液后,1号试管内不变蓝。 (4)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需要一定的时间,将1号试管放在温水中保温的目的就是要使淀粉与唾液淀粉酶充分反应,如果“加入碘液”这一步骤放在“保温”之前,淀粉可能未全部被分解,因此1号试管可能会变蓝色,随着反应的进行,淀粉被逐渐分解,蓝色慢慢褪去,因此会出现先变蓝后退色的现象。该现象说明,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 (5)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知,细嚼慢咽可以将食物嚼碎,并与唾液淀粉酶充分反应,从而减轻肠胃的负担。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结构[7]是________,其外面包绕着大量的]6]是________。   

(2)血液由心脏的结构D流出,经身体多处组织器官后,又流回心脏的结构A,我们把这个循环过程称为________循环。   

(3)C是心脏的________。与C相连的血管[1]是________。在[7]处完成气体交换后,血液由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   

(4)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图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氧最后是在细胞中的________被利用的。

 

查看答案

近年来我国多个城市频繁出现雾霾天气,地球以其特有的方式警示我们: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请提出一条有利于减少雾霾天气发生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___________的调节,同时也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由于有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查看答案

合理营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营养。

 

查看答案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_____;红细胞呈红色,是因为红细胞富含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