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部位、胚泡着床的部位以及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分别是(( )
A. 卵巢、输卵管和脐带 B. 阴道、子宫和脐动脉
C. 卵巢、子宫和脐静脉 D. 输卵管、子宫和胎盘
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A. 长臂猿 B. 黑猩猩 C. 森林古猿 D. 猕猴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生活着一种桦尺蠖,l9世纪中期,由于树干上长满地衣,桦尺蠖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到20世纪中期,由于工厂排出的煤烟杀死了地衣,并将树干熏成黑褐色,深色桦尺蠖成了常见种,浅色桦尺蠖成了少数。如图表示这两个时期两种桦尺蠖所占的比例,据此回答:
(1)图中深色的柱形表示________色桦尺蠖的比例变化情况。
(2)19世纪中期,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这些深色的桦尺蠖是浅色桦尺蠖在自然条件下的________类型。
(3)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不同桦尺蠖的体色是由________决定的。
(4)按照达尔文的观点,l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蠖体色的变化是________的结果。
(5)假设控制浅色的基因用A表示,控制深色的基因用a表示,如果两只基因组成 均为Aa的桦尺蠖交配,产生的后代中可能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种。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根据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1)将两株抗倒伏小麦作为亲代进行杂交,收集种子种下去,观察小麦植株的状况并统计数据,将结果绘成柱状图如下:
①小麦的抗倒伏和倒伏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_______________。
②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写出亲代的基因组成:_____。
③让子代的倒伏植株进行杂交,推测后代出现抗倒伏植株的概率有多少?_______。
(2)将同一麦穗上的小麦粒,均分成甲、乙两组,分别种在肥沃的土壤和贫瘠的土壤中,乙组的产量明显低于甲组的产量,这种性状的差异是由_____________引起的,属于___________变异。
如图是有“田园卫士”美誉的青蛙及其发育简史。请读图回答:
(1)青蛙的体色呈绿色,使它适于生活在何种环境中?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②]蝌蚪是由[①]__________发育成的,和鱼的呼吸器官相同,呼吸器官是_____。
(3)从蛙的发育简史可以看出,它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发育。
(4)在你的家乡,如果发现青蛙的数量减少,你对当地政府提出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养蚕织丝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图表示桑蚕的不同发育时期,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看出,蚕的发育经历图中四个时期,这种发育过程称为_______。
(2)蚕的体细胞中有28对染色体,它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__________。
(3)课外养蚕小组的同学发现,黄足蚕结黄茧,白足蚕结白茧。他们选取黄足蚕与白足蚕杂交,其子代全是黄足蚕,说明黄足是________性状;若让子代蚕与白足蚕杂交,推测后代黄足蚕和白足蚕的比例是_________。
(4)2008年,我国的桑蚕育种专家将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移到桑蚕的体内,培育出能吐绿色荧光蚕丝的新品种。这项现代生物技术称为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