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已经引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我市部分地区大力推广果树种植,既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又能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果农经常采用嫁接方式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这种生殖方式属于_________生殖。
(2)为探究植物的生理活动,研究人员把两株水培绿色植物放入透明玻璃罩内,将该装置密封后放在室外,测得其中24小时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b点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_________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3)炎热的夏季中午,植物叶片中的_________闭合,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_。
把等量的天竺葵和紫罗兰的新鲜叶片放在无色透明的封闭容器中,并将它们置于不同颜色的光照条件下(其他条件均适宜并相同)。经过8小时后,测量容器中氧气的增加量,得到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容器 | 植物 | 光的颜色 | 氧气的增加(mL) |
1 | 天竺葵 | 红 | 120 |
2 | 天竺葵 | 绿 | 15 |
3 | 紫罗兰 | 红 | 80 |
4 | 紫罗兰 | 绿 | 10 |
据表回答:
(1)该实验通过测定____,来判断光合作用的反应速率。
(2)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写2条)
(3)除上表所示因素外,列举2条影响紫罗兰和天竺葵光合作用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甲中的所有叶片进行了暗处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此时若将叶片摘下,酒精隔水加热,碘液染色,你认为________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2)装置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要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对照。
(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
__________(填生理作用)导致的结果。
(4)在乙装置中,塑料薄膜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_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出去的。
小明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一)选取盆栽银边植物,暗处理一昼夜;
(二)选取其中一片生长健壮的叶,在叶片的中部切断主叶脉(如图),在断口左侧用黑纸板正反两面部分遮光;
(三)光照三小时后,摘取该叶片,经酒精脱色、清水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到叶片各部位颜色变化情况:A、B、C、D部位不变蓝,E部位变蓝。请分析作答:
(1)若___________对照,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2)若C、E对照,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
(3)若B、E对照,可以说明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4)小柯同学认为此实验设计不够严谨,为了让实验结果可信,结论更有说服力,应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平均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科研小组开展上述研究活动的目的是______。
(3)若仅考虑光合作用,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__________的土壤中生长。
(4)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下图分别为一片麦田和收获的麦粒,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阳光下,麦田中的小麦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________,合成____________,并释放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季节,小麦植株吸收的绝大部分水都通过某一生理活动散失掉了,则该生理活动是指____作用;小麦根尖结构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区。
(3)收获季节如遇阴雨天气,可将小麦堆放起来,并用塑料布遮盖。一段时间后,发现麦垛内部的温度较高,这是因为小麦在进行_________________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