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已知人类非聋哑与聋哑是一对相对性状,非聋哑受显性基因D控制,聋哑受隐性基因d控制...

已知人类非聋哑与聋哑是一对相对性状,非聋哑受显性基因D控制,聋哑受隐性基因d控制,据图回答:

1)非聋哑与聋哑这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隐性性状是    

2)据图,23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5的性状是    

3)母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4)这对夫妇生了一个患聋哑病的孩子。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     。图中这对 夫妇所生的子女,患聋哑病的机率是    

5)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似,婚后所生子女患遗传病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我国婚姻法禁止     结婚。

 

(1)非聋哑;聋哑; (2)Dd,dd;非聋哑; (3)23; (4)变异;1/4; (5)近亲; 【解析】 试题(1)2的基因一条是来自父方d,一条来自母方D,因此2的基因型是Dd,5的性状为非聋哑;(2)亲子代之间染色体的数目是恒定的,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也就是46条.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有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一半,是每对染色体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所以母亲产生的卵细胞(即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23条;(3)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这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患聋哑病的孩子,遗传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变异;据图1、2为Dd,3为dd,即DD:Dd:dd=1:2:1,因此患聋哑病的机率是25%,(4)近亲是指的是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人类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接种乙肝疫苗可使人体产生对应抗体和免疫细胞,从而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的目的。

(1)乙肝病毒属于           (病原体"传染源”)

(2)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型肝炎,这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上属于              

(3)免疫分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接种乙肝疫苗获得免疫力属于           免疫。

(4)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更要关注健康,珍爱生命。下列做法中哪些属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饭前便后要洗手 每天阳光体育锻炼l小时 面对挫折、烦恼就封闭自己

多喝饮料不喝水 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学习犯困时可吸烟来提神醒脑

 

查看答案

病毒是引发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根据病毒寄主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病毒、_____________病毒、_____________病毒;病毒没有_______________结构;只有寄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中才能生存。

 

查看答案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______多样性,__________多样性,________多样性。面对着多样性减少的趋势,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如我省盐城沿海滩涂就是保护丹顶鹤的区域。

 

查看答案

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人类和现存的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     ,由低等到     ,由水生到    

 

查看答案

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环节是( )

A. 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 患病人群、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C. 病原微生物、易感人群、接触途径

D. 病原体、传染人群、传播途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