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

龟卵的孵化往往受环境温度的影响。为探究温度对某种龟卵孵化时间、孵化成活率及孵出性别的影响,研究者将数目相同的五组龟卵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孵化,结果如图所示。

(1)龟卵较大,卵内含有水分,卵外有坚韧的____保护,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这是龟____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据图1判断,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 31℃,原因是当温度低于29℃时,龟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____,当温度高于31℃时,____

(3)据图2分析,该种龟在不同温度下性别分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者用两组龟卵(孵化时间总长约为58天)进一步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3所示。

①由图3可知,温度对该种龟卵孵化为雄性还是雌性的影响主要在孵化___ (选填 “前期”/“后期”)。

②本实验中,研究者并未选择25℃进行研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卵壳 适应 长 孵化成活率下降 25-33℃内,温度升高时向雌性分化,温度降低时向雄性分化 前期 25℃下孵化时间过长,孵化成活率过低,不适宜在该温度下观察性别分化 【解析】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1)龟产卵,卵外有坚韧的卵壳保护,发育摆脱了对水的依赖,这是龟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之一。 (2)分析图1,温度低于29℃,卵的孵化时间相对较长,龟卵孵化的最佳温度范围为29℃~31℃;当温度高于31℃时,孵化成活率下降。 (3)分析图2中25-33℃内,温度升高时向雌性分化,温度降低时向雄性分化。 (4)分析图3,①温度对该种龟卵孵化为雄性还是雌性的影响主要在孵化的前期;②本实验中,研究者并未选择25℃进行研究,原因可能是25℃下孵化时间过长,孵化成活率过低,不适宜在该温度下观察性别分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探寻人的遗传和变异的奥秘,小明调查了爸爸、妈妈、姐姐和自己的性状,记录如下。

 

    父亲

    母亲

    姐姐

    小明

    是否卷舌

    是

    是

    是

    否

  拇指是否可以外弯

    是

    是

 

    是

  发际线是否有美人尖

 

    否

    否

    有

 

(1)小明发现家人中只有自己不能卷舌,这是____现象。性状是由____控制的,若用B、b来表示控制是否卷舌的基因,则小明的基因组成为 ___父亲的基因组成为____

(2)已知拇指可外弯相对于不可外弯是隐性性状,那么小明姐姐的拇指____(选填“可/   不可”)外弯。

(3)发际线有美人尖是显性性状(用A表示),无美人尖是隐性性状(用a表示),则小明父亲的基因组成应为____;针对该基因,小明从父亲那里获得的精子类型是如图的_____填写序号)

(4)青春期,小明与姐姐在外貌形态上差别逐渐明显,这是由于____分泌的雄性激素增 多引起的。小明的男性性别,是在如图所示的过程____(填写编号)决定的。小明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 ___

 

查看答案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南区建有一个人工湿地,为公园增添了充满野趣的美丽景观,同时也改善了公园中的水质。生物小组同学调查了这里的生物种类,结果如下。

    类别

    植物

    昆虫

  两栖动物

    鸟类

常见物种

  芦苇、菖蒲

丝带凤蝶、蝗虫

    林蛙

苍鹭、黑水鸡

 

(1)在湿地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芦苇、菖蒲等植物属于____,他们通过___作用合成有机物,是动物的食物来源。该湿地生态系统中除上表中的生物成分外,还包括非生物环境和______,后者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在污水处理中起重要作用。

(2)图为芦苇,芦苇开花后经传粉和受精,____发育成胚,胚珠发育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为___生殖。如图所示,芦苇的____上有芽,芽也可发育成新的植株。

(3)芦苇的根不仅能直接吸收水和 _______,还为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_______提供了良好 的环境条件,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人工湿地中铺着碎石等基质,碎石间留有空隙,透气性较好,这有利于根部细胞的____作用。

(4)丝带凤蝶是北京最常见的蝴蝶之一,其生殖发育过程具有不食不动的蛹期,属于___(选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其幼虫期因外骨骼不能随身体长大而长大,有____现象。

(5)苍鹭、黑水鸡等鸟类有筑巢、孵卵、育雏等行为,这些行为属于____(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这些行为有助于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6)为维持、保障人工湿地长期稳定地正常运行,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____

a.人工湿地可净化污水,但还需控制污水排放,以免超出其净化能力

b.蝗虫对湿地水生植物危害较大,可采取喷洒杀虫剂的方式避免蝗灾

c.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要保护湿地中动植物

d.可在湿地附近立标语,向公众宣传湿地的作用,倡导保护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

大米既可作为主食解决温饱问题,也可以被加工成各种美味食品,以下对大米利用的叙述合理的是(    )

A. 稻谷收获后,经适当晾晒可抑制呼吸作用,便于保存

B. 在有氧条件下,利用酵母菌发酵可制作米酒

C. 发霉的大米经清洗后,可以继续放心做成食品食用

D. 大米加工越精细,所含有的营养物质越丰富

 

查看答案

稻米是重要的粮食,富含淀粉等有机物。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在口腔中被消化为葡萄糖    B. 葡萄糖被吸收后,经血液循环运往全身各处

C. 吸收葡萄糖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D. 葡萄糖经过呼吸作用,为人体活动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

栽培稻是由野生稻经长期栽培与选择驯化而来,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野生稻和栽培稻中,变异都是普遍存在的

B. 经长期人工选择,栽培稻的产量逐渐增加

C. 栽培稻高产性状的出现,是由于人类选择而产生的

D. 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驯化过程,既有遗传也有变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