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能够变形穿过毛细血管壁来到血管外,将病菌包围、吞噬
B. 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血浆蛋白
C. ③数量最多,可以由骨髓不断地产生来补充
D. 当A型血输给B型血的患者时,会导致④凝集成团
如图所示中甲、乙、丙表示不同的血管,a、b表示不同的气体,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或气体进出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大量气体a和血红蛋白结合后,血液呈鲜红色
B. 甲和丙内流的血液相比,甲中含氧量较低
C. 进入血液中的b,经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
D. b由肺泡进入乙,需要经过两层细胞
下列与呼吸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进行体育锻炼时人体要消耗大重的氧,所以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略多
B. 在游泳池中站立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会感到吸气较吃力
C. 吃饭时大声说笑会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有可能进人到气管中
D. 当声带拉紧时,从肺部呼出的气流振动了声带,发出了声音
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哮喘是结构①感染或者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患病时气体进出⑦的通道变窄
B. 沙尘暴时要戴口罩是因为结构⑥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有限
C. 空气中的PM2.5由人体吸入后,经结构⑥,进入⑦,甚至进入血液
D. 北欧人的鼻子高挺,通气路程较长,能使到达肺的氧气含量增加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霉变大米清洗干净后仍可食用
B. 应购买经过检疫的生鲜肉类
C. 发芽的马铃薯不能食用
D. 桶装水应在保质期内饮用完毕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三支试管滴加碘液后,实验结果是①号和③号试管变蓝
B. 将①号试管去除,②号和③号试管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C. ①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D. 滴加碘液后,若①号试管变蓝,②号试管不变蓝,说明唾液淀粉酶可以消化淀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