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左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成分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字母代表...

左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成分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字母代表消化道。右图为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的实验方案。请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乙表示____________的消化,其化学性消化的最初部位是[   ]___________

(2)胆汁能对曲线________所示食物进行消化,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 消化。

(3)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是[   ]___________,该结构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进食后,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升高,引起激素调节,__________的分泌增加(填某种激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5)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比较1、2两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入碘液后振荡、摇匀,表中变蓝色的试管有_______________

 

蛋白质 C胃 丙 物理性消化 D小肠 肠液、胰液、胆汁 胰岛素 1号和3号 分解淀粉 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馒头)有影响吗 2、3、4、5 【解析】(1)图示中,横坐标表示各段消化道,其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F是肛门;纵坐标表示的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各段消化道中的消化程度。(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1)蛋白质的消化始自胃,所以曲线乙表示蛋白质的消化。 (2)脂肪从小肠开始消化,所以曲线丙表示脂肪的消化。肝脏分泌的胆汁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 (3)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所以曲线甲表示淀粉的消化。D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内有肠液、胰液、胆汁,适于消化食物。 (4)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5)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唯一不同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因此,应选用1、3 号试管进行对照实验。1号试管与2号试管变量是唾液。结果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得出结论: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其他物质。1、4、5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温度,因此,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6)1号试管中有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消化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的清水不消化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试管3中适量馒头块、不搅拌,唾液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混合,唾液不能把淀粉全部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观察到3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变蓝;4号试管由于温度过低,唾液淀粉酶不能将淀粉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5号试管由于温度过高,唾液淀粉酶不能将淀粉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是人的呼吸与血液循环关系示意图,字母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或器官,数字表示相应的管腔。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生理活动A是通过_________实现的,当平静吸气时,肋间肌 _________,肺内气压____大气压。

(2)生理活动B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B过程,血液成

分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心脏四个腔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__________ 。图中流静脉血的管腔有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

(4)小明下肢出现炎症要及时消炎,否则影响身体健康。医生对小明进行静脉注射,你认为消炎药物到达心脏四腔中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填数字)

(5)经过消化系统吸收的有机物和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给组织细胞,在细胞内发生_______________,产生的能量用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

 

查看答案

如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C. 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查看答案

生活中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应积极应对.以下处理措施中,不合适的是(  )

A. 受伤时若出现喷射状出血,压迫伤口远离心脏的一端进行止血

B. 遇到煤气中毒者,先将患者移至通风处,再实施人工呼吸

C. 遇到有人溺水时,先保持其呼吸道畅通,在实施人工呼吸

D. 遇到突发心肌梗死者,不随意搬动病人,给其服用硝酸甘油片并拨打“120”

 

查看答案

下图为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对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B. BC段上升是食物中糖类分解的最终产物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的缘故

C. CD段显著下降是由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胰岛在进食后1小时才开始分泌胰岛素

D.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下表是该小组的实验结果记录:

组别

 

 

 

 

处理方法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不做任何处理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停止发育

 

正常发育成青蛙

 

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小的青蛙

 

 

 

甲组后来又在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蝌蚪又能继续发育。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乙、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甲状腺激素的有无

B. 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能影响蝌蚪的发育

D. 乙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