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血液通过肺泡周围毛细血管时,氧含量发生变化,下列正确的表示该变化的曲线是
A.
B. 
C.
D. 
以下有关血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葡萄糖、尿素、激素、无机盐、二氧化碳等物质
B.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淡黄色、半透明
C. 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白细胞会比红细胞多一些
D. 紧急情况下,一个健康的O型血的成年人可以给A型血的人献血200-300ml
四位网友在网上晒午餐,其中营养比较均衡的是( )
A. 网友“笑对人生”:米饭3两+碎肉豆腐+蔬菜汤
B. 网友“春草”:炸鸡2块+可乐1杯+薯条1包
C. 网友“爱米饭”:牛肉面3两(面+牛肉片)
D. 网友“波波”:混合水果1盒(苹果+草莓+水蜜桃)
下列关于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人体吸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等于外界大气压
B. 呼吸运动只需膈肌提供动力
C. 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
D. 人工呼吸依据的原理是呼吸运动
下列关于食物营养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糖类虽然不直接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但它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B. 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营养素”,可帮助人体排出宿便,具有防癌作用
C. 西红柿所含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D. 蛋白质作为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中的含量最高的成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998年上半年,中国南极长城站八次测得酸性降水,其中一次pH为5.46。当刮西北风时,来自南美洲和亚太地区的大气污染物吹到中国南极站所处的南极半岛,遇到降水,形成酸雨。这说明:南极也不是“净土”,酸雨的危害已经危及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⑴ 上述短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环境污染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A.区域性 B.全球性 C.传染性 D.危害性
⑵ 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_______________等气体含量过多.
⑶ 为探究酸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张华同学选择了同时栽培、植株大小相近的6盆同品种的盆栽草本植物,配制了不同pH的模拟酸雨溶液,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每盆植物喷洒相应pH的“酸雨”400克(假设光照、温度、空气、水和肥料等条件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见下表
“酸雨”的pH | 生长状况 |
4.5 | 芽枯死,叶片全部脱落 |
5.0 | 芽枯死,多数叶片脱落 |
5.5 | 芽萎缩,上部叶片脱落 |
6.0 | 上部叶片颜色有变化 |
6.5 | 没有明显变化 |
7.0 | 叶芽萌发,露出新叶 |
①上述实验中,判断“酸雨”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