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其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研发中的贡献,与另外两位科学家共同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是由一种叫疟原虫的单细胞生物引起的。疟原虫具有下面动物细胞模式图中①~④所指的结构(示例:[③]细胞质)。

请据图回答问题:
(1)青蒿素主要从青蒿的茎叶中直接提取,可干扰疟原虫细胞的[②]________和[④]________的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 ]________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影响,从而达到抗疟疾的理想效果。
(2)若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青蒿叶肉细胞,在细胞质中,除了④外,还能观察到的结构有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后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青蒿素等多种物质。
(6分)我市广饶县是全国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县,全县粮食亩产近千公斤。实验学校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对某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图10所示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该食物网中蛇占有的营养级有____个。
(2)请写出蛇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
(3)夏季,农民经常在农田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获季节,人们往往在农田焚烧农作物的秸秆,这样做很不科学。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向有关部门建议,要遵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进行无废料生产,该生产模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生态系统容易遭到破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中的①~④表示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过程,其中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一氧平衡的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水分以气体形式也可以通过气孔
B. 夜幕降临时,叶片大多数气孔呈①状态,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C. 当太阳升起时,叶片气孔可由状态②转为状态①
D. 气孔①→②状态的转化可能影响无机盐的运输
下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曲线甲中a→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曲线乙中a→c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曲线乙中c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结合下面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麻屋子”指的是① B. “红帐子”指的是果皮
C. “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 D. 花生的果实属于组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