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中...

某校探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生命活动,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装置中玻璃板与钟罩之间用凡士林密封,每个钟罩内放一只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甲、乙、丙三个装置内放油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植物,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你与该小组同学一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将甲、乙、丙装置中完全相同的三株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将     

(2)上述实验装置中,若要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     

(3)针对甲、乙两装置,要去的科学的实验结论,处理      这一变化不同外,其余实验条件均相同.

(4)重物,阳阳同学观察图甲和图乙时发现,在钟罩壁上有许多水珠,芳芳同学说这些水珠是植物通过      作用散失的水分凝聚而成的.

(5)将甲、乙、丙三个钟罩同时放在光下,几小时后,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用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     

(6)分别取在光下放置几个小时的甲、乙、丙装置中相同大小的一片叶子,放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      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用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电液,叶片变蓝的是      装置中的叶片.

(7)受该实验的启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促进温室里植物的生长和提高产量,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一条即可).

 

(1)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甲、丙; (3)二氧化碳; (4)蒸腾; (5)氧气; (6)叶绿素;甲; (7)延长光照时间;增加昼夜温差;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解析】 试题(1)实验前要对植物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除去叶片内原有的淀粉,如果叶片内残留有以前光合作用制造的淀粉,实验结果就会不明显,为了排除原有淀粉的干扰,放到黑暗片一昼夜,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淀粉,原来的淀粉消耗完后,就不会干扰实验,使实验结果更加明显。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只能有一个变量,甲和丙的变量是光照,因此若要探究光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必备条件,应该选择的实验装置组合是甲、丙。 (3)图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就要把二氧化碳设计成变量,甲装置中是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图三装置中就要装入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甲组形成对照实验。 (4)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实验过程中,装置中的植物进行蒸腾作用散失的水蒸气会凝结在塑料袋的内壁上。 (5)氧气有助燃的特性,甲装置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卫生香复燃,说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 (6)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这样处理后,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片后,将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叶片变成黄白色。酒精逐渐变为绿色溶液,因此,是叶绿素溶于酒精。 在实验甲、乙两装置中,叶片甲的装置内是清水,乙装置内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乙两装置的变量是二氧化碳。比较甲与乙,甲遇碘变蓝,乙遇碘不变蓝,可得出结论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甲与丙,变量是光,比较甲与丙,甲遇碘变蓝,丙遇碘不变蓝,可得出结论是: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 (7)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呼吸作用的原理是在线粒体里在氧气的作用下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可见要想提高作物的产量就要想办法促进光合作用,并抑制呼吸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植物的生长,应该适当增加温室里的二氧化碳.在农业生产中,为了提高产量,还可采取的措施是延长光照时间;增加昼夜温差;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故答案为:(1)将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 (2)甲、丙; (3)二氧化碳; (4)蒸腾; (5)氧气; (6)叶绿素;甲; (7)延长光照时间;增加昼夜温差;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植物细胞中能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的结构是(         )

A细胞质       B线粒体         C细胞膜       D叶绿体

 

查看答案

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主要原因是(  )

A. 缺少肥力,妨碍光合作用    B. 缺少水分,妨碍光合作用

C. 缺少二氧化碳,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D. 缺少氧气,妨碍根的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对该实验设计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时间

加碘液的现象

淀粉糊、清水

37℃

10min

变蓝

淀粉糊、唾液

5℃

10min

变蓝

淀粉糊、唾液

60℃

10min

变蓝

淀粉糊、唾液

37℃

10min

不变蓝

 

 

A. ①②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    B. ①④号试管组成对照实验

C. ③号试管变蓝是由于淀粉被消化了    D. ④号试管不变蓝是由于淀粉没有被消化

 

查看答案

组成青霉菌体的是

A.一个细胞   B.一个孢子  C.许多菌丝   D.扫帚状菌丝

 

查看答案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A. 生物受环境的限制,环境不受生物的影响    B. 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C. 生物决定环境如何改变    D. 环境对生物的生存总是有利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