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下列能体现生物体具有生殖特征的一项是( ) A. 飞蛾扑火 B. 惊弓之鸟 C....

下列能体现生物体具有生殖特征的一项是( 

A. 飞蛾扑火

B. 惊弓之鸟

C. 望梅止渴

D. 孔雀开屏

 

D 【解析】 试题 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A、B、C都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A、B、C不符合题意; D、孔雀开屏是求偶行为,能体现生物体具有生殖特征,D符合题意.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作答:

(资料一)过去,在洞庭湖湿地栽种了大量欧美黑杨,该树生长快、耗水多。调查还发现种植户选湖泊湿地,挖沟起垄,沟排水垄植树,导致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发展。为了尽快修复湿地,目前西洞庭湖正在全力清理欧美黑杨。

(资料二)袁隆平院士团队利用半野生水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获得了180个品种,通过耐盐碱栽培实验,有三个品种正常生长!对这三个品种的后代继续进行对盐碱选育,获得了耐盐碱效果更高的海水稻。其最低亩产300公斤,最高亩产620公斤,口感香甜甘糯,且栽种过程不需要施用化肥。我国盐城地有9900多万公顷。袁隆平院士表示继续对海水稻优化选种,力争在2020年种植1亿亩盐碱地,按最低亩产计算相当于湖南省全年粮食总产量!昔日贫疥荒芜的盐碱地将变成希望的田野!

(1)资料一,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向陆地生态系统发展的因素有_________。欧美黑杨当初作为经济林木和抑螺血防林引入,我们熟悉的辣椒、红薯也是自国外引入的。对外来物种的引进,说说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

(2)海水稻的获得及其耐盐碱能力不断提升都是变异,这些变异包括____________

A.单纯受盐碱环境影响   B.基因的重新组合     C.染色体数目加倍    D.基因的改变

(3)种植海水稻不用施化肥,原因是____________。另有研究设想:将海洋生物高耐盐的性状利用到栽培稻上。需要的生物技术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香蕉营养丰富,是人们非常喜爱食用的一种水果。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观察发现,夏天逐渐成熟和腐烂的香蕉常常会招引来许多果蝇。一些同学认为是香蕉腐烂时的酒味招引来了果蝇,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是香蕉成熟时的香味招引来了果蝇。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种诱捕果蝇的瓶子,他们将3只甲瓶和3只乙瓶随机均匀的放置在一个果蝇较多的地方。一段时间后他们将诱捕到的果蝇数记录在下表中。回答下列问题:

瓶类

甲瓶

乙瓶

瓶号

1

2

3

总计

1

2

3

总计

果蝇数量

2

3

5

10

36

35

37

108

 

(1)在同学们的实验方案中,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__;设计甲乙两种瓶子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种装置所用瓶子、纱布、开口、所装液体浓度及数量等都完全相同,其目的在于_____________

(3)同学们用3只甲瓶和3只乙瓶而不是用1只甲瓶和1只乙瓶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

(4)仅根据同学们的实验方案及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生命科学,同学们尽情地在实验课中体验探究的乐趣吧!请你结合如下两组实验分析回答:

(1)如图为“萌芽”社团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的方案设计,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

⑴滴加碘液后,________号试管不会变蓝。

⑵若以“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为探究变量,应选取________作为一组对照实验。

(2)下表为“思迈”小组在探究“如何保鲜肉汤”时的操作处理,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内各加入50毫升肉汤并高温煮沸15分钟:

标号

瓶口

敞开

敞开

塞消毒棉球

温度

25℃

5℃

25℃

现象

变质

不变质

不变质

 

⑶实验前将锥形瓶内的肉汤高温煮沸的目的是________

⑷依据实验结果,小组三位同学的推测不合理的是________

甲:锥形瓶内的肉汤自然就会形成细菌

乙:肉汤腐败是由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

丙:低温可抑制细菌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查看答案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 第一步:将4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贴上标签纸后分为A、B两组,A组编码1号和2号,用于检测教室的空气,B组编码3号和4号,用于检测笔帽。

第二步:将4个培养皿做如下处理。

组号

培养皿号

操作

A组

1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打开盖10分钟后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2号

置于教室讲桌上,不做处理,同1号一起置培养箱培养

B组

3号

打开盖,将笔帽在培养基上轻压一下,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4号

打开盖,不做其他处理,与3号同时盖盖,置培养箱培养

 

第三步:每天观察一次,并作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这两组实验的对照组应该是________号。A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B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4号培养皿做“打开盖”这一步是多此一举,你认为是否需要做这一步?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3)下图是三天后观察到的A、B两组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观察1号培养皿发现,菌落〔1〕呈黑色、绒毛状,应该是__________菌。

 

查看答案

在模拟生态糸统的系列实验中,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四组:甲、乙、丙、丁。四组玻璃装置中各放入生活状态相同、大小一致的鱼,等量的河水、河泥。甲和乙中有较多水草、丙中水草较少、丁中无水草。装置都密闭,且置于光线明亮的窗台上,乙组用黑布遮罩。表格主要记录装置中鱼的生活状况。

天数

组别

 

2天

正常生活

有浮头现象

正常生活

浮头现象明显

4天

正常生活

浮头现象明显

有浮头现象

死亡

6天

正常生活

死亡

浮头现象明显

 

8天

正常生活

 

死亡

 

约350天

正常生活

鱼体基本消失

鱼体基本消失,

玻璃内壁有绿獏

鱼体基本消失,

玻璃内壁有绿壤

 

(1)鱼表现出浮头现象,是因为水中_________。实验表明甲装置中的碳一氧平衡维持在良好的状态,是通过_________(填生理功能)实现的。

(2)据表中信息判断,乙装置遮光_________(严密或不严密),原因是_________

(3)约350天,丙、丁装置记录的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