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2017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健康人的生...

2017年,三位科学家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获得诺贝尔奖。健康人的生理活动大多呈现24小时的节律,又称为生物钟。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昼夜节律特点。

(1)上午6:30左右,心脏活动加强,这会促进血液由心室流入________,导致人体血压快速升高。

(2)晚上10:30左右,肠蠕动受到抑制,影响了小肠的_______功能,所以太晚不宜再进食。

(3)科学家研究生物钟时有如下发现:

①改变仓鼠的进食时间,能轻易改变仓鼠的生物钟。

②改变仓鼠的饮食习惯,破坏其生物钟,仓鼠更容易患脂肪肝。

③去除仓鼠一个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基因后,仓鼠生物钟被破坏。

某同学基于上述发现进行了推测,其中合理的是_________(可多选)。

A.鼠类的生物钟可能进复杂   

B.单细胞生物可能不存在生物钟

C.生物钟受遗传物质的柃制   

D.有些疾病的发生可能与生物钟被改变有关

E.生物钟一旦受环境影响而改变,可能很难恢复

 

动脉 消化和吸收 CD 【解析】(1)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上午6:30左右,心脏活动加强,这会促进血液由心室流入动脉,导致人体血压快速升高。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晚上10:30左右,肠蠕动受到抑制,所以太晚不宜再进食。 (3)科学家研究生物钟时有如下发现: ①改变仓鼠的进食时间,能轻易改变仓鼠的生物钟。 ②改变仓鼠的饮食习惯,破坏其生物钟,仓鼠更容易患脂肪肝。 ③去除仓鼠一个控制昼夜节律的生物钟基因后,仓鼠生物钟被破坏。 基于上述发现进行推测,其中合理的是C、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5月,在一颗七千年前的牙齿化石中,科学家检测到乙肝病毒DNA的部分区段。

(1)七千年前乙肝病毒与现在乙肝病毐的DNA存在差别,这种差别说明乙肝病毒在繁殖过程中存在_______现象。

(2)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我国新生儿都要注射乙肝疫苗,这属于上述措施中的_________

 

查看答案

用如图所示的显微镜进行对光时,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若要改变视野亮度,可调节

A. 物镜转换器    B. 细准焦螺旋    C. 粗准焦螺旋    D. 反光镜

 

查看答案

古诗云:“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是某些苔藓植物的结构,并不是真正的花。关于苔藓植物和牡丹的生殖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均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B. 两者均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C. 苔藓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

D. 苔藓可通过孢子进行繁殖、牡丹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

 

查看答案

植物细胞吸水与液泡中的细胞液溶质质量分数有关。如图所示细胞结构模式图中,表示液泡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本草纲目》用“部”、“类”等分类等级对药用动物进行了分类,其中将畜类、兽类、鼠类等归入兽部,其特征是“具有四足,全身被毛,胎生”。则兽部相当于动物分类中的(  )

A. 两粞类 B. 爬行类 C. 鸟类 D. 哺乳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