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能说明维...

用三种不同的培养基(1mL)培养大肠杆菌,培养36小时后获得的结果如下。能说明维生素可以促进大肠杆菌生长的是

培养皿

培养基

培养皿上的菌落数

I

琼脂、糖类

35

琼脂、糖类、维生素

250

琼脂、维生素

0

 

 

A. I和Ⅱ    B. .Ⅱ和Ⅲ    C. I和Ⅲ    D.

 

A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共有两组对照实验:培养皿Ⅰ和Ⅱ、培养皿Ⅱ和Ⅲ。若以培养皿Ⅰ和Ⅱ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维生素,目的是探究维生素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都有细菌生长。若以培养皿Ⅱ和Ⅲ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变量是糖类,目的是探究糖类对大肠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是细菌不能生长。通过比较可知,含糖的培养皿Ⅰ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Ⅱ有糖有细菌生长,培养皿Ⅲ没糖所以细菌不能生长。因此,实验结果能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大肠杆菌生活需要维生素的是培养皿Ⅰ和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的部分操作,正确的是

A. 对光时要让反光镜对准直射阳光以获取明亮视野

B.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过程中,应从侧面注视装片

C. 观察未经染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应适当调暗视野

D. 欲将视野左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需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查看答案

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 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查看答案

请根据以下调查分析回答

 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肝炎患者属于______,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其目的是切断______。   

(2)患过甲肝或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再次侵袭,但对乙肝病毒却不起作用,此种免疫的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叫做__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_免疫。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

(5)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_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_________

(7)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

 

查看答案

近几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又在很多地区出现。由于各地都采取了果断有效的措施,及时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其中对禽类进行疫苗注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科研人员对最新研制的禽流感疫苗利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鸡进行实验的示意图,其中A、B是两组等量的、幼龄相同的健康小鸡。该实验中,B组健康小鸡的作用是________,注射禽流感病毒后,A组小鸡由于________,所以能正常生活。 

(2)养鸡场给健康鸡注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禽流感的发生。从免疫学角度看,注射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_,所产生的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