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 成熟个...

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A. 能够生长和发育    B. 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 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 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D 【解析】 在我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这是梧桐对低温环境的反应,从而减弱蒸腾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以下调查分析回答

 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肝炎,饭馆的餐具要严格消毒,否则容易使顾客染上肝炎,流感、细菌性痢疾等传染病。

(1)在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中,肝炎患者属于______,肝炎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其目的是切断______。   

(2)患过甲肝或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再次侵袭,但对乙肝病毒却不起作用,此种免疫的特点是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叫做__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

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钠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_免疫。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__

(5)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_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_________

(7)2016年,寨卡病毒、H7N9病毒开始肆虐,它们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

 

查看答案

近几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又在很多地区出现。由于各地都采取了果断有效的措施,及时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其中对禽类进行疫苗注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是科研人员对最新研制的禽流感疫苗利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鸡进行实验的示意图,其中A、B是两组等量的、幼龄相同的健康小鸡。该实验中,B组健康小鸡的作用是________,注射禽流感病毒后,A组小鸡由于________,所以能正常生活。 

(2)养鸡场给健康鸡注射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禽流感的发生。从免疫学角度看,注射的疫苗相当于________,所产生的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于5岁以下婴幼儿,潜伏期一般为2-7天。初期症状主要是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疮療,个别患者有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传播快,多在夏季流行。

材料二:在我国,滥用抗生素的现象非常普遍,有些人甚至把它当作治疗感冒和咳嗽等疾病的“万灵丹”。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万人直接或间接死于滥用抗生素,由于长期使用或用药不当,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逐渐增强。   

(1)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它属于________。   

(2)手足口病患者康复后即可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原因是当患者体内的抗原被清除后,身体还将保持产生相应________的能力,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免疫。   

(3)使用抗生素治疗手足口病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引发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病毒,而抗生素的作用对象是________。   

(4)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区,有效预防手足口病传播的具体做法有(至少写出4种做法):

 

查看答案

小明和小刚是一对好朋友,小明常常因为肚子里蛔虫而肚子痛,生活中又是个“马大哈”常上完厕所后不洗手。一次小明从厕所跑出来就拿着桌上有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与小刚一起分享。请你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蛔虫病是一种传染病,上述事例中,小明相当于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事例中的小刚又是三个基本环节中的__________

(2)如果小刚同学没有急着吃苹果,而是拿着苹果先用清水清洗,这在预防传染病中属于哪一措施_______________

(3)日常生活中蛔虫卵及一些细菌在人的皮肤上不能直接进入人体,因为皮肤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____________免疫。(填“特异性”“非特异性”)

(4)根据上述事例,你有什么启发?(写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