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显微镜结构图括号写数字-横线上写文字
(1)填写下列番号所表示的名称:7、 8、
(2)为了使物像更清晰,需要使用( )。
(3)对光时应先用手转动图中的( )使图中低倍的( )对准通光孔。
(4)若显微镜的目镜有: 10X 和 5X;物镜有10X 和25X;用它来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为使得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多的应选用 目镜和 物镜。
(5)当观察到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要想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要除去镜头上的灰尘,正确的方法是用 擦拭。显微镜的外表上的灰尘用 擦拭。
如图是人体进行消化吸收、循环、呼吸、排泄等生理活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中,____________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该类物质被彻底消化后的产物在图一的[ ]_______中被吸收,随着血液流动到达图二所示结构内,首先进入图二中的[ ]_______最后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各组织细胞。
(2)在图二心脏的结构中,壁最厚的是[ ]___________;正常人心脏的心房之间、心室之间是____________的。
(3)图三为肺泡及其周围的一条毛细血管。肺泡与包绕在肺泡外的毛细血管适于气体交换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由血液进入肺泡需要穿过______层细胞分别是______________。
(4)人体进行代谢活动时会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尿素主要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请用图四中的标号和箭头表示肾小球血液中的尿素在尿的形成过程中所经过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人体的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 ①~⑦表示生理过程,Ⅰ、Ⅱ表示血管类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食物中的________是储备能源物质,在消化道内经过①过程后最终被分解成_________。
(2)人体在进行图中所示的过程③时,肋间肌和膈肌的状态是______。
(3)A系统中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_______。心脏每跳动一次,就是心脏收缩和舒张各一次。心脏每次跳动的过程,先是两个心房收缩,此时两个心室舒张,房室瓣________。I的血液类型是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4)图中能表示排泄途径的是________ (填写图中序号)。
某校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建立了一个小型的农业生态园,在园内,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科学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探究提高生态园内蔬菜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选择萝卜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他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的萝卜种子,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液控制情况如下图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 | A | B | C | D |
二氧化碳浓度 | 0.03% | 0.1% | 0.1% | 0.1% |
温度 | 20℃ | 20℃ | 30℃ | 30℃ |
培养液 | 土壤浸出液 | 土壤浸出液 | 土壤浸出液 | 蒸馏水 |
(1)温室B中的萝卜幼苗比温室A中的萝卜幼苗长得快,其原因是_____。
(2)栽培一段时间后,长势最差的温室是_____。
(3)同学们收获的萝卜,由于存放时间较长,出现了“空心”现象,这是因为___
(4)为探究温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萝卜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能否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_____,理由是_____。
(5)根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温室采取_____等措施可以提高产量(请写两条)。
请你仔细观察与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进行一段时间实验后,塑料袋内壁出现的水珠主要来自植物 ,水分是通过叶片上的 散失的,叶片上散失水分的这一结构主要分布在叶片的 表皮.
(2)乙装置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的 ,此实验证明了 .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感冒病毒与该图中的天竺葵叶片上的保卫细胞相比的典型特点是 ;伸入花盆土壤中根尖上的根毛细胞与叶片细胞相比,其典型特点是 .
(4)丁装置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的上部会冒出一些气泡,这些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是 .
下表是对四种生物结构特征的对比(表中“√”表示有,“×”表示无),其中对哪种生物特征的描述是完全正确的
|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核
| 细胞质
| 叶绿体
|
噬菌体
| √
| √
| ×
| √
| ×
|
乳酸茵
| ×
| √
| √
| √
| √
|
酵母菌
| √
| √
| √
| √
| ×
|
|
|
|
|
|
|
草履虫
| √
| √
| √
| √
| ×
|
A. 噬菌体 B. 乳酸菌 C. 酵母菌 D. 草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