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分别是显微镜结构图及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示意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实验室光线比较暗,应使用2上放大倍数较小的3和4的平面来对光
B. 使用显徵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调节5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1
C. 依据甲判断,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操作错误的步骤是染色
D. 将视野由乙转换为丙时,向左上方移动临时装片后再转动2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
下列与观察和实验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时用的液体及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碘液和清水
B. 将显微镜的物镜由10×转换成45×时,看到的细胞数量增多
C. 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 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视野中会变形的黑边圆形图象就是细胞
下面三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t)推移而发生的数量(n)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 共生、捕食、竞争
B. 竟争、捕食、共生
C. 竟争、共生、捕食
D. 捕食、竟争、共生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写的生命现象是( )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物质 B.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进行呼吸
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下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于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 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结构[3]中流动的是 血,与结构[2] 中流动的血液成分比较,含量增多的是 。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 ,取自于图中的[ ] 部位,是经过 作用形成的。
(3)液体A的主要作用是 ,葡萄糖是通过小肠的 作用进入液体A中,运送到组织细胞后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下表表示某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1)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实验材料后,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2)表中C:______,原因是______。
(3)表中A和B都可能:______,原因是______。
(4)比较1~4四组实验的过程和分别出现的现象A~D,经过认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