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生物试题 >

右图表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7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

右图表示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数字1--7表示人体的某些结构,字母A—G代表人体内某些物质。请据图回答:

(1)A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叫        

(2)进入7F透过                        进入血液;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

得的AF进行         释放出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及维持体温。

(3)健康人体内的C液与D液相比,D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某人排出的D液经医院化验发现了许多大分子的蛋白质,说明他肾脏的[ ]       部位发生了病变。

4)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主要是因为[ ]          ________        作用。

 

(1)吸收 (2)肺泡壁 毛细血管壁 (3)葡萄糖 3 肾小球 (4) 6 肾小管 重吸收 【解析】 :(1)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吸收,因此A是吸收. (2)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进入7肺泡的F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组织细胞利用血液循环获得的A有机物和F氧气进行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用于人体各项生理活动及维持体温. (3)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3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C原尿;当原尿流经6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6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D尿液.因此C液与D液相比,D液中不含有的物质是葡萄糖.某人排出的D液经医院化验发现了许多大分子的蛋白质,可能是肾小球发生病变,导致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使蛋白质滤过到原尿中,而肾小管不能重吸收蛋白质,因此蛋白质随尿排出. (4)原尿经过肾小管时,发生了重吸收作用,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剩下的其他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人体虽然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但由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99%的有用物质又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的尿量就大大减少约为1.5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解读曲线图: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蛋白质、淀粉、脂肪被消化的程度,字母表示消化道各器官,请回答:

(1)据图推断各字母表示的器官:C_____、D________,其中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填序号)。

(2)据图分析,曲线X代表_______的消化过程;曲线Y代表_________的消化过程。

(3)由图可知,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______(填序号)。淀粉被初步分解成__________

(4)由图可知,蛋白质在_______开始被消化(填序号)。蛋白质最终在小肠内被分解成______

(5)D中有多种消化液,其中不含消化酶的是_______

(6)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

B. 是由没有导管的腺体分泌的

C. 人体各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功能相同

D. 在血液里含量极少,但作用很大

 

查看答案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形成和排出汗液的结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嚼一块口香糖,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

A.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B. 使咽鼓管张开,保护听小骨

C. 保护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    D. 防止听小骨和听觉神经受损

 

查看答案

医生在检测某人血浆、肾小囊腔内以及输尿管内液体中时,发现其含甲乙两种物质的情况如下表。试分析判断甲乙分别是(   

 

血浆

肾小囊腔内的液体

输尿管内的液体

0.03%

0.03%

1.8%

0.1%

0.1%

0%

 

 

A. 甲是尿素,乙是葡萄糖    B. 甲是尿素,乙是蛋白质

C. 甲是葡萄糖,乙是无机盐    D. 甲是葡萄糖,乙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