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Ⅰ和Ⅱ分别表示某种病毒先后两次侵染人体后,人体产生抗体的数量变化曲线,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病毒第二次侵入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大量增多
B. 人体所产生的抗体只能对该种病毒有免疫作用
C. 第一次侵染后所形成的免疫功能属非特异性免疫
D. 人体内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属于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
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视觉形成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信号灯过暗,司机眼睛的瞳孔将变小
B. 要看清远处的交通标志需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变大
C. 形成信号图像和视觉的部位分别是脉络膜和视觉中枢
D. 信号灯光线进入眼球的顺序是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012年初,广东某镇发生了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丙肝”感染事件。据调查,感染丙肝的居民都曾到未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的镇卫生所打过针。由此推断
A. 带毒针头是丙肝的传染源
B. 丙肝和肺结核的病原体具有相同的结构
C. 丙肝属于血液传染病
D. 丙肝与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相同
当你在“打呵欠”时,可能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对你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 呵欠”影响了
A. 鼓膜的振动 B. 耳廓的振动
C. 听觉感受器对刺激的接受 D. 神经冲动的传导
以下反射活动与“看到梅子分泌唾液”反射类型相同的是( )
A. 吸吮反射 B. 膝跳反射 C. 眨眼反射 D. 谈虎色变
夏季是细菌性痢疾的多发季节,为预防该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防疫部门严禁学校食堂二次销售部分剩余饭菜。该传染病的类型和防疫部门要求的防护措施分别属于
A. 消化道传染病切断传播途径
B. 呼吸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
C. 消化道传染病保护易感人群
D. 消化道传染病控制传染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