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是人类健康的大敌,人类与传染病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1)早在3世纪,一旦某地瘟疫流行,人们会背井离乡外出避疫。这说明人们很早就意识到了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北宋时期,我国人民最早采用接种人痘的方法预防天花;1796年,詹纳发明了牛痘接种法来代替人痘接种法。这两种方法都属于________免疫。
(3)19世纪,巴斯德和科赫等科学家陆续发现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是引起传染病的“罪魁祸首”,它们统称为________。
(4)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开始了预防接种工作,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_。
(5)近些年来,产生了一些新的传染病。例如,1981年美国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患者。下图中的情形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________。
(6)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中成药,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疟疾属于血液传染病,吸血的动物是其________。
(7)2016年,寨卡病毒开始肆虐,它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它属于动物病毒。但目前人们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见,人类对传染病的预防还不可有丝毫懈怠。
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眼中的“白眼珠”是指[ ]_________。
(2)人眼中具有感光作用的结构是[ ]___________。
(3)儿童、青少年时期,由于用眼过度或者光线不好,容易使[ ]__________凸度过大,形成______性近视。
(4)人从暗室走到明亮的阳光下,瞳孔会缩小,使较少的光进入眼。[ ]__________能调节瞳孔的大小。
足球运动在全球体育界最具影响力,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此图是人体心脏示意图,心脏结构中,心脏壁最厚的是________(填字母),能保证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的结构是________。
(2)图中由④到①为血液循环中的________,经过此循环后,血液的成分变为________。
(3)中国足球队集训地之一昆明属于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在此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________的含量,增强血液的运氧能力.运动员体内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中的________中。(填图中的序号)
(4)某球员训练时手臂受伤发炎,经臀部肌肉注射的青霉素到达炎症部位经过心脏________次?
下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生物细胞,请据图回答:
同学们通过制作临时装片来观察A图和B图细胞,制作时首先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_____和 ______,制作过程中都要用到碘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 。有同学比较了A图和B图细胞,发现B图细胞中没有叶绿体、(5)大液泡和( )___________。某同学在观察时先用
低倍物镜,再换高倍物镜,这时视野会变得更________ 。(亮或暗)
观察下图,总结鸟适于飞行的特点
(1)观察图中1所示,鸟的身体呈_____型,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
(2)观察图中2所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上面生有几排大型的羽毛,适于搏击空气。
(3)鸟的骨骼轻、薄、坚固,有些骨中空,可减轻_____。胸骨上高耸的突起叫做4_____。其上附着的是全身最发达的胸肌,产生飞行的动力。
(4)鸟类的呼吸器官是_____
某同学为探究植物生理活动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他条件相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确保实验的科学性,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上图中的叶片先放在黑暗处一昼夜进行了暗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上图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2)若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可选取_______________进行对照。
(3)将甲乙丙中的叶片取下,进行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叶片是______________。如果丙叶片滴加碘液变蓝了,导致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